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量和生产力是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的最基本特征,本研究对四川长宁县竹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测定和研究,在标准竹的调查基础上通过对各竹林生物量模型的拟合选取最优生物量模型,同时使用各竹林最优生物量模型估测各竹林单位生物量和单位生产力,并在立地因子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特征分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调查四川长宁县竹林资源情况和竹林的分类指标,把硬头黄竹,毛竹和苦竹作为长宁县的竹林情况的代表,其总比例占竹林资源的95.93%且各自比例大于5%,并把毛竹和苦竹归类为散生大径竹,把硬头黄竹分类为丛生大径竹。2.各竹林各器官含水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且各竹林各器官的含水率变化不一,其中毛竹:叶含水率>枝含水率>竿含水率,硬头黄竹:叶含水率>枝含水率>竿含水率,一年生苦竹:竿含水率>枝含水率>叶含水率,二年生及以上苦竹:叶含水率>枝含水率>竿含水率。3.毛竹各器官地上部分生物量大小排序为:竿>枝>叶,毛竹生物量在年龄上的分布为:3年龄>2年龄>1年龄;硬头黄竹各器官地上部分生物量大小排序为:竿>枝>叶,硬头黄竹生物量在年龄上的分布为:3年龄>2年龄>1年龄;苦竹各器官地上部分生物量大小排序为:竿>枝>叶,苦竹生物量在年龄上的分布为:3年龄>2年龄>1年龄。4.建立了年龄、直径与生物量的关系模型,选取各竹林单株地上生物量最优模型,毛竹:W=0.581*(AD2)0.617,硬头黄竹:W=-5.548+2.032*D+0.544*A,苦竹:W=-1.845+0.723*D+0.478*A。5.采取本研究的各竹林的单株生物量模型计算各竹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通过各竹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与影响显著性因子的分析研究各竹林的特征分布。6.立地因子对各竹林的生产力影响比立地因子对各竹林的生物量影响大,生产力在竹林中的分布情况比生物量缓和,但不同竹林情况不一,苦竹影响最大,其次是硬头黄竹,毛竹影响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