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电影的迷失:叙述的破碎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8546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电影的繁荣与发展已不仅仅是文艺领域的焦点,自从十六大中明确电影的产业特性后,对中国电影的关注日益成为社会的热点。当下国产影片的生存境况正处于一种机遇与挑战,危机与希望并存的生死关头。近一年来国家广电总局对国产电影外部生存环境的改革的大手笔,使得电影束缚的手脚得以舒展。与此同时,电影创作的优劣也就首当其冲的成为决定电影在市场中生死的筹码。本文的着眼点就在当下国产电影的创作方面。在对近年来的影片文本的研究基础上,揭示出当下国产影片在创作方面出现的严重问题——叙述的破碎。通过对当下国产影片叙述破碎的三种严重症状的学理的阐述与分析,指出国产影片要想走出迷失,必须回归到经典叙事的轨道上来。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从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美学理论的角度探讨中国当下电影叙述上的误区,提出国产电影在创作方面必须要注意的方面,以期为国产电影今后的创作提供某种可咨的借鉴。 本文从叙述的元素、叙述的结构、叙述的内容三个部分逐层发现、分析导致当下国产影片叙述破碎的三种症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破碎之一:叙述元素比例的失衡。 在本章中,首先对电影叙述的主客观元素的概念给予介定。笔者认为电影的叙述元素有主观与客观之分。将空间、时间归为叙述的客观元素,氛围、意义归为叙述的主观元素。人物则是主客观交织的叙述元素。其次,指出在国产影片创作,存在夸大叙述主客观元素的某一方,产生观众难以认同的主观电影和客观电影。并分别对当下国产影片创作中的主客观电影的目前现状、本质做出学理的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避免主观电影与客观电影的方法。 破碎之二:叙述结构成本的浪费。 叙述是通过结构来完成的,结构是叙述的物化形态,即具体表现。优秀的叙述必须具备优秀的结构形态。作为电影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糅合影片内容、素材、题材,创造出优秀的叙述。本章首先联系当下国产影片个案,指出什么是叙述结构成本的浪费。其次,指出避免这种叙述结构成本的浪费,第一要明确影片的主控思想:第二要安排好主、次情节中的人物。最后,以世界优秀影片文本为范例,指出有效抵达意义深处、意义核心,甚至让意义焕发出多重意义光彩,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叙述结构成本。 破碎之三:叙述内容中故事元素的消解。 电影说到底是讲故事的艺术。没有了能打动、吸引观众的故事,电影的魅力也就消失了。本章从三部分论及当下国产影片在叙述内容上存在的弊端:即故事的不完整性、故事缺少密集度、故事缺少惊奇。 揭示出割断线性结构、主要情节与次要情节安排的不合理、人物动作不完整,是造成故事不完整的主要原因。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三种办法。 揭示出故事节奏的疲软是当下国产影片故事缺少密集度的重要问题。指出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使故事的幕的安排遵循三个条件。除此以外,在拍摄影片时,场景、序列的递进以及每个场景的时间合理长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 揭示出故事缺少惊奇的主要原因是当下国产影片中,故事的真实惊奇被廉价惊奇所代替。在对两者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要利用观众的关心与好奇,通过神秘、悬念、戏剧反讽三种方法来制造真实的惊奇。 在对当下国产影片叙述元素、结构、内容方面存在问题的揭示、分析、解决的基础上,对国产影片的未来做出期望。
其他文献
为实现大数据场景下高效、可信的服务推荐,将社交网络理论和信任理论的研究成果有机融合,提出了大数据场景下基于可信社团的服务推荐方法.首先,利用现有的信任模型理论研究成
进入21世纪,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传统与现代、本土文明与西方文化,各种观念和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不断冲击着青少年的道德认知。我国未成年人思想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普通公立高校全面收取学费制度开始在全国推行,该制度自运行十余年以来,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不容否定的。但受多方因素的影响,目前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高等教育随之发生重大变革。1999年开始大扩招,高等教育有了更快地发展。但由于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
战国时代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此时社会上出现了经济上的大飞跃、政治上的大改革、军事上的大兼并、思想上的大解放以及文化上的大融合。而这一切沧桑巨变无不与人才的解放运
近几十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渡,高等教育也逐渐成为一种面向大众的服务。但是,随着高校入学人数的持续增长,高等学校仅仅依靠政府的财
某型单组元肼发动机在整星AIT阶段进行专项测试检查时发现产品无喷气。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故障定位、试验检测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该故障的的原因是产品经历的环境在产品
郭秉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他学习美国模式,提出了“寓师范于大学”的师范教育主张,将南京高等师范改制为东南大学:他贯彻“四个平衡”的治学方略和民主与
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迈入大众化阶段以后,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我国始于2003年的第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共有592所高校参加,目前已接近尾
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团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丰富高校的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艺术修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随着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