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奥托立夫公司物流人员职业生涯管理方案设计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fan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春奥托立夫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是由总部瑞典奥托立夫投资组建的外商独资企业,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是以制造安全带、安全气囊为主要产品的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长春奥托立夫公司物流人员的职能是100%满足客户交付。这就要求从供应商到奥托立夫公司再到客户整个供应链的无缝连接,从接收客户订单到采购原材料、组织生产出成品直至最后发送运输到客户。长春奥托立夫公司供应商横跨国内外欧美19个国家和地区,客户包括现在国际国内一流品牌如大众、奔驰、宝马、长城汽车等。物流人员承载着奥托立夫公司信息流和实物流的运作。长春奥托立夫公司的销售行为完成得如何,客户满意度如何,物流人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物流属于人员密集型岗位,从业人员工作强度高,时间紧,在满足准时化供货中提供了有力保障。每一个新项目的投放和更改,都离不开物流人员的参与。长春奥托立夫公司物流人员,虽说很重要,但是明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先是描述了长春奥托立夫的物流人员的现状。目前长春奥托立夫基层人员没有职业规划,大部分物流人员对职业前景迷茫、无奈,只好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没有什么积极性。少部分员工有发展的愿望但是没有机会,物流人员工作5年左右的人比比皆是,大多数仍然还是普通员工。虽然公司每年都会在绩效评估时会涉及到未来职业发展,但是基本上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落在实处。工作绩效评估对于职业生涯管理,没有参照意义,无法为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提供改进依据。其次总结了长春奥托立夫公司职业生涯管理存在的主要症结。一是公司全员缺乏职业生涯管理知识,二是物流人员在单轨制通道下,职业生涯发展受限。普通员工对于公司满意度和忠诚度不高,无法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再次发掘了奥托立夫职业生涯管理为何存在问题:一是岗位设置僵化,二是招聘没有前瞻性,三是培训目标不明确,没有针对性,四是薪酬福利结构单一,五是绩效考核过于简单。具体表现就是公司管理不重视物流人员职业生涯规划,各级领导没有意识职业生涯管理的重大意义--实施职业生涯管理对于提高公司效率,留住人才,增强企业竞争力,为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最后给出了建立职业生涯管理体系基础上的晋升双轨制通道解决方案。阐述了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意义,通过“施恩职业锚理论”、“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和“格里豪斯职业生涯阶段理论”对物流人员实施职业生涯设计。依据每个物流人员的具体情况提供适合的职业生涯方案;依据职业生涯不同阶段实施分别管理。在员工入职后伴随整个工作生涯,通过七个原则和5个步骤,实现双轨制职业通道和轮岗计划。让员工和企业在职业生涯管理方案优化中取得双赢。公司管理层的支持和具体实施细则是职业生涯管理方案落地实施的保障。
其他文献
要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综合全面性,除了细致研究施工存在的问题,还要全面的分析把握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以此推动工程管理健康、安全、良好的进行。在提高建筑工程管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能力、经济效益,更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探讨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以往哲学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精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解读,是有根据的。但它偏重从客体的维度,而多少忽视从主体的维度,去说明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去理解和说明辩
<正>本文缘起于笔者最近的一次"被研究"经历——某位友人准备做电视生产流程与内容产品之间的关系研究,由于笔者经常参加各地、各级电视机构的节目策划会,于是就成为其访谈的
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助于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有助于回应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诘难。
受众对文本的认同是电视体育文化符号能够按照传播者的意志被解码并生产出商品化受众的前提条件,而这一关系的建构离不开电视媒介的符码运作技巧。运用案例分析、文本解读等
以体育赛事在互联网的传播为出发点,根据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符号学的基本原理,运用文献研读、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国家政策、媒介技术、传播市场、受众群体等方面对互联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习惯也发生了改变。中国餐饮企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餐饮企业数量逐年增加。然而,随着餐饮行业的竞争
据中国证监会最新提供的统计数据,2004年沪深两市1376家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734.23亿元,平均每家1.26亿元,已经连续三年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创自1997年以来的新高。但相
超高压聚乙烯反应器是聚乙烯生产的核心设备,它一般是由长达十来米的超高压聚乙烯反应管生产管线组成。在投入生产之前,需经自增强处理,以获得一定水平有利的残余应力,降低在工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