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为人民造福。人民幸福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落脚点,是执政为民的落脚点,是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落脚点,也是中国梦的落脚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更要关注人的精神状态,抚慰人的心灵,幸福的生活与生活得幸福是人民的期望。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决策者,建设者和创造者,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青年大学生被国家寄予厚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幸福观状况反映了他们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伦理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状态的总体性评价,必须高度重视。但是,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幸福观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增强大学生幸福感,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指数,积极培育大学生的正确幸福观,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第1章绪论,介绍选题背景及研究价值、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第2章阐述幸福观的基本理论,包括幸福的相关概念,幸福观的内涵、特征及研究价值。第3章阐述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为提出相应培育路径做好准备。第4章重点阐述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培育路径。通过强化幸福观培育意识、创新幸福观培育模式、丰富幸福观培育内容、注重幸福观培育实践等路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高校大学生幸福观培育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思路。大学生幸福观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培育意识、培育模式、培育内容和培育实践方面加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