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储蓄率成因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t19900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储蓄率是抑制内需和诱发经济数量扩张的重要因素,学界对储蓄率的变动机理研究甚久,但至今对人口年龄结构与储蓄率的关系认识不一,此外,现有研究还存在对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储蓄率的途径解释不够详尽和全面等缺陷。鉴于此,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并就解决高储蓄率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建议。本文首先阐明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储蓄率的机制,指出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机制有微观和宏观两种。然后,运用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的计量模型,采用中国1989-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实证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此外,研究中选择时间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储蓄率、抚养系数等变量的离散程度,这有可能影响到研究的结论。因此,在合并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1989-1998年和1999-2011年两个时段的子样本分别进行回归,以进一步检验相关结论稳健性,同时考察抚养系数、经济增长率对国民储蓄率影响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结果显示,少儿抚养系数的下降是国民储蓄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但长期看少儿抚养系数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会弱化;老年抚养系数上升是国民储蓄率上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且结果在各种估计中都比较稳健;居民具有很强的储蓄习惯,是中国储蓄率长期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分时段进行的回归显示,在两个时间段里,少儿抚养系数与国民储蓄率均显著负相关,老年抚养系数与国民储蓄率均显著正相关,这与整体回归结果一致。但同样下降1个百分点,少儿抚养系数在1999-2011年间会引起国民储蓄率更大幅度的上升,而老年抚养系数对储蓄率造成的影响在1999年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这种变化与我国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高等教育改革等有很大关系。结合既有研究中讨论到的影响机制和中国特殊国情,本文对上述结论进行了全面、详尽的分析。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并结合对中国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趋势性预测,提出了降低储蓄水平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
大学生党员属于党员队伍的新生力量。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各基层高等院校应秉承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与管理质量保障体系。该保障体系的核心是以大学生党员
<正>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对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方式、程序等作
扎染是一项古老而又传统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长期的历史融合,扎染艺术以其图案纹样、褶皱肌理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人类的文明发展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已经
道路运输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本文中,笔者就道路运输经济管理前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究,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对道路运输经济的管理。
铅阳极泥是铅冶炼过程的副产物,是生产铋的重要原料之一。研究从铅阳极泥中提取铋并富集金银等有价金属元素,对提高冶金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提出了“脱砷
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建设是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而不断进行的探索。对专业建设的研究主要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内涵建设为主。对该专业的建设要有客观依据、建设目标、指
城市滨水区是近年来城市规划与开发的热点问题,受到城市管理者、专家学者和市民的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对滨水区的开发在开发时间、开发动力、开发模式、开发目的等方面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