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防卫的错误类型与罪过认定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43g3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想防卫是从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缺失衍生出的刑法现象,因其涉及刑法学中的认识错误理论,且关涉防卫人的主观罪责,在刑法学理论和刑事司法实务中都亟需深入研究。本文因2017年3月影响全国的争议案件——明经国故意杀人案的焦点问题引发体系性思考,从假想防卫的概念和类型对现有假想防卫现象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根据精细化的假想防卫类型主张逐一确定与具体类型相应的主观罪责,并形成适合社会现状的相对清晰的假想防卫的认定路径和处理规则。根据正当防卫概念中不法侵害的属性和内容涵射范围,界定假想防卫中“假想的不法侵害”的内涵,结合假想防卫现象的生成机制,认为假想防卫中被防卫人误认的不法侵害既包括一般的“根本不存在的不法侵害”,也应当包括防卫人误认为不法侵害的“合法行为”。对假想防卫的错误认识本质进行学说梳理和甄别,根据防卫人认识错误的具体对象,将假想防卫类型分为事实认识错误、法律认识错误、事实与法律认识错误叠加、事实与法律认识错误竞合的四种具体类型。根据认识错误的刑法理论,事实认识错误的假想防卫实为广义上的抽象事实认识错误,即跨越罪与非罪的事实认识错误,依法定符合说应当阻却故意的罪过。根据防卫人的注意义务和注意能力判定其主观心态可能是犯罪过失或意外事件。由于在违法性认识与故意关系的学说中,折中的“二分说”最大限度地考虑了违法性认识对罪责的影响,在不同犯罪类型中区别对待违法性认识也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应然选择,应以此确定法律认识错误型假想防卫的主观罪过类型。若防卫人对防卫前提的事实没有发生错误认识,仅对被防卫人的合法行为之法律意义产生认识错误,认为其系不法侵害行为,依违法性认识二分说,该法律认识错误对防卫人的社会危害性认识无影响时,不阻却犯罪故意。只有防卫人因该法律错误认识导致其没有社会危害性认识时,才会阻却犯罪故意,此时应根据防卫人的注意义务和注意能力确定其主观心态是犯罪过失,还是意外事件。就事实认识错误与法律认识错误关联的两种假想防卫类型的罪过形式而言,需要根据防卫人的两种认识错误的关联类型进行区分。当防卫人的认识错误是事实错误与法律错误叠加的情形时,防卫人实际上先后连续产生了两个认识错误,应根据促使行为人产生防卫动机的认识错误类型确定其具体的主观罪过。如果促使防卫人采取防卫行为的认识错误是事实认识错误,则应阻却犯罪故意,再根据防卫人注意义务和注意能力确定其是否具有犯罪过失;如果促使防卫人采取防卫行为的认识错误是法律认识错误,则应根据前述违法性认识二分说认定防卫人主观上是犯罪故意、犯罪过失或意外事件。当防卫人既对防卫事实产生错误认识,又将该错误认识的合法事实错误认识为不法侵害,此时是双重错误竞合下的假想防卫,事实认识错误的内容本是合法的事实,防卫人的防卫动机源于法律认识错误,故其主观罪过的认定需以促使防卫人的法律错误为基准,根据前述违法性认识二分说进行具体认定。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校园以夯实中华文明的基石是目前学校教
报纸
笔者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多年,每当讲到浮力这一章,就有一部分学生感到学起来很吃力。浮力是初中阶段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一章既有演示实验,又有理论推导,既有原理,又有应用.需
根据客户用电及管理的特点,阐述客户用电安全管理需要注意的事项、措施和方法,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改革中进行:它的改革,要适应企业的改革,与企业改革接轨,服务干企业的发展,以提高它的适应性、针对性等。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新的中央领导集团已经整装待发,肩负神圣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乘风破浪,奋勇前进。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如何立足本岗,做好本职工作,是摆在我们
改进和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企业要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和构建和谐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