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及教育引领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iye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深入革新,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消费模式逐渐发生深刻变化,网络消费愈发成为大学生的主流消费方式。在这一消费过程中生成与发展的网络消费观念成为大学生进行自我定义和自我表达的反射,反映着大学生心中的理想自我,并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方式。大学生以网络消费观念书写着自身个性化、多样化的价值诉求和精神追求,彰显着群体的时代特征。鉴于此,网络消费观念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研究对象,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与文化特征的重要表征,也是审视大学生思想观念系统的精神窗口。深入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群体网络消费观念中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价值原则、价值追求以及价值目标,既是引领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的必然举措,更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所在。本文着眼于互联网发展下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按照从理论到现实、从特殊到一般的基本逻辑理路,遵循着“本质内涵——价值表征——内在矛盾——教育引领”的研究思路,力图在研究中分析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是什么、折射何种价值、反映何种矛盾以及如何引领,进一步认识大学生群体的时代特征和精神世界,提高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在破解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的基本理论问题。新型网络关系的建构、传统消费观念的变迁和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的盛行深刻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的生成与发展。从本质上来讲,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是大学生社会生活的外化表现,是具有社会化色彩的文化形态。具体来讲,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是指导大学生网络消费目标、评价、选择的观念,是对网络消费水平、方式、内容和模式等涉及整个网络消费活动的基本观点和总的态度,表现为经济实用型网络消费观念、精致人设型网络消费观念、偶像投射型网络消费观念和个性小众型网络消费观念四个主要类型。第二部分重在探讨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的价值表征。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的价值表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本需要与成长需要交织的需要满足。作为人们行为起点的需要满足是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的逻辑起点,满足生存需要的基本需要和追求美好生活、实现自我超越的成长需要交织构成了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二是互利性与交互性为体现的关系联结。网络消费促进着大学生在网络时代下实现深层次的关系联结,具体体现为网络消费资源联动化、网络消费信息共享化、网络消费社交圈层化三方面;三是以符号化和象征性为依托的自我表达。被赋予象征性和符号价值的商品逐渐成为大学生认识自我与实现自我的媒介,大学生在网络消费中寻求着自我认同,依托网络消费构建自己的理想身份,在网络平台上打造精心设计的完美人设。第三部分重在剖析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的内在矛盾。社会的变革促使大学生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激化了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的内在矛盾。本部分以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价值表征为抓手,基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内涵分析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的内在矛盾。一是大学生网络消费目标的问题。网络消费目标是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与网络消费行为的思想起点与逻辑起点。部分大学生对自身欲望、发展目标与社会现实认识的不明确导致内在的网络消费目标出现偏差,甚至迷失,成为桎梏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合理发展的内在矛盾。二是大学生网络消费评价的问题。网络消费评价作为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既彰显着大学生的主体性,又存在着大学生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等错误思想中的迷失问题;既在大学生多层次的消费需要中呈现出复杂化的特征,又在符号化、标签化的消费文化下表现出简单化的趋势;既是彰显大学生理性的价值活动,又难以不受大学生自身主观情感的影响。三是大学生网络消费选择的问题。多样的网络消费内容和便捷的网络消费方式赋予了大学生网络消费的自由,但较高的网络消费需求和较低的支付能力限制着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标签化的网络消费符号影响着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观念,大学生个性化与同质化并存的网络消费选择体现其网络消费观念的内在矛盾。第四部分重在提出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的教育引领对策。科学引领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就要使大学生确立积极的网络消费目标,既要树立以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为指导的网络消费价值导向,又要正视大学生网络消费价值取向多样化的存在。科学引领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就要引导科学合理的网络消费评价,既要关注大学生自身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能力问题,也要重视社会评价体系的外界力量。科学引领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就要引领规范理性的网络消费选择,既要关注大学生的网络消费需求和认知,也要培养良好的网络消费习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其他文献
我国历史悠久、国土面积辽阔,乡村数量众多,各村庄、村落所具有的资源种类繁多、各有特色,是宝贵的档案资源。推进乡村档案资源建设可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由此,本文就国内相关文献的发表情况进行了研读,并通过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现状,探究其中较为成熟和尚未深入的领域,为学界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正>2020年4月,杨大忠教授的专著《木心十七讲——〈温莎墓园日记〉解析》由北岳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第一部全面解读木心小说思想的大作,对木心研究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当前,对木心其人及其作品,往往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要么过誉,要么过贬。客观公正的看法较为寥寥。就研究动机而言,大忠教授可谓非常纯正。2006年木心隐居家乡桐乡乌镇,2011年去世,历时5年;大忠2010年任职
期刊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上必须要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才能更好的将图书馆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则对管理工作进行了有效的改进与完善。本文针对数据挖掘技术在管理系统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目的 探讨SLC5A8基因甲基化与甲状腺肿瘤临床病例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癌旁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各100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组织中SLC5A8基因甲基化及mRNA转录水平,了解SLC5A8基因甲基化与甲状腺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建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术后2年复发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及甲状腺
<正>设计说明:上海在数字技术、新基建、应用转化尤其是应用场景方面具有优势,在元宇宙环境下,将系统论、社会学和生态学紧密结合起来的生态系统理论植入公共艺术,在一个相对开阔的世界建立生活社区,将居住和休闲的占地比例扩大,减少工作所需的空间及距离影响,使未来的人们能够远离都市,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完成创作、交流等事宜,更高质量地进行生活和生产活动,生活更加惬意与舒适。
期刊
大兴安岭南段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集中爆发有多期岩浆活动,深入讨论花岗岩岩石成因及岩浆演化过程对该地区中生代地球动力学背景及成矿作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海流特中粒二长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花岗伟晶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和全岩地球化学数据。海流特中粒二长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花岗伟晶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42.0±0.7 Ma、141.2±1
广东河台金矿田位于钦州湾-杭州湾(钦-杭)结合带南段的云开地区,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金产地之一。矿区内已发现的金矿床都产于韧性剪切带中,被认为是典型的剪切带型金矿。方解石是河台金矿常见的脉石矿物之一,矿相学观察发现矿石中矿物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硫化物向外依次为方解石、绢云母和石英。为了阐明成矿热液的来源及演化过程,本文对河台金矿田两类方解石(矿石中方解石和成矿后节理裂隙中方解石)和围岩糜棱岩进行了
本文通过对杨凌示范区乡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实地调研,发现管理中存在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管理标准不高、档案利用率低等问题,从提高档案意识、加强人员培训、改善基础设施、强化监督、提高档案利用率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乡村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正>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几乎所有的高校图书馆也实现了从传统的形式向自动化形式的发展。其中图书采购、流通、编目大都通过数据库技术进行管理。在图书的流通过程中,图书馆要处理和提供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些信息对于了解高校师生的借阅爱好,从而使得更好地决策图书采购以及进行更加完善的信息咨询都具有非常强的指导作用。高校图书馆的目的是为高校师
会议
张广才岭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和吉林省中部,区内发育的南北向岩浆弧是微板块碰撞-拼贴的产物,能有效限定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碰撞-拼合时代。本文以张广才岭南部青松乡中侏罗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地质意义。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张广才岭南部青松乡似斑状中细粒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72.1±1.3)Ma,似斑状中粗粒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