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典型坡面人工产流机理及其氮磷迁移规律试验研究

来源 :河北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023061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水经过植物截留、填洼、蒸发、下渗等一系列损失后会产生径流。径流是氮磷等非点源污染的主要载体,导致水土中养分的流失,进一步造成水环境污染逐渐加剧。因此,明晰自然降雨特征、探讨不同情景下的产流机理及其氮磷迁移特征对区域降雨径流规律剖析和非点源污染的科学控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北省永年区为例,基于近39年逐小时降雨资料,采用特征排频法,针对不同时期进行典型降雨过程分析;以河北工程大学临洺关人工降雨-径流试验场为试验平台,设计了产汇流及其氮磷迁移试验方案;通过对径流的观测、径流水样及土样相关指标的测定,从产流流量变化趋势、径流及土壤养分浓度分布特征等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究了不同植被、雨强、坡角下人工样田产汇流响应过程,分析了小麦样地不同生长期内的氮磷迁移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设计了华北平原汛期、非汛期典型降雨过程。基于特征排频法,设计了汛期及非汛期典型降雨过程,汛期典型降雨具有短而急的特点,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后部,设计降雨的雨量为16.5mm、峰值为6.2mm、降雨历时为3h、雨型为单峰靠后;非汛期典型降雨具有长而缓的特点,设计降雨的雨量主要集中在中后部,降雨量为15.9mm、峰值为2.6mm、降雨历时为10h、雨型为单峰居中。不同时期特点迥异的设计降雨过程较好的反映了区域降雨的时程特征。(2)探讨了不同植被、雨强、坡角下华北平原产流机理。地表径流过程与降雨过程具有高度一致性,且雨强越大,地表径流量越大;壤中流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雨强越小,滞后性越明显。随着坡角的增加,地表径流产流时间提前,径流量增大;壤中流产流时间滞后,径流量减小。植被覆盖及生长过程对径流产流过程具有显著的影响,植被覆盖度越大,地表径流产流越慢,径流量越小;随着植物生长,轮作制度下植被根系增加了试验土槽中部的孔隙率,小麦成熟期壤中流产流较小麦幼苗期的要快且量值增加,该效应更加显著。(3)分析了小麦不同生长期内养分随径流和土壤的迁移规律。径流的养分流失与径流量呈正效应,径流量越大,径流中养分浓度越大;土壤的养分流失与径流量呈负效应,且在土壤深层,该效应愈加显著。由于植被根系对氮磷的吸收拦截作用,可减少壤中流的养分流失,且随着植被生长和根系的不断发达,该拦截作用愈加显著,其中总氮浓度减少50%~60%,铵态氮浓度减少50%~68%,总磷浓度减少55%~78%相比较而言,对总磷浓度降低程度较大,表明磷素更容易被土壤吸附固定。因此,促进水分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可以大幅度降低氮磷等非点源污染的输出。研究成果对华北平原产流规律的解析及氮磷等非点源污染物的朔源和科学控制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筛选与宫颈鳞癌(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SCC)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和基因综合表达(gene expression omnibus,
目的 掌握荆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及主要引发因素,为有效防控此类事件提供依据。方法 对荆州市2016—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事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荆州市2016—2020年共报告31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病342例,平均每起发病11.0例,罹患率4.2%。发病者主要为20~59岁组和7~19岁组,共占90.1%(308/342);第3季度(7~9月)暴发事件占
目的了解山西省东南部地区产妇体重滞留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体重改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7月-2017年6月,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 ,纳入待分娩孕妇635人,于产后6个月进行追踪调查,观察指标包括一般情况、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和产后6个月体重。结果 635名纳入研究的孕妇中,产后6个月随访到的有效人数为495人,应答率为77.95%。研究对象产前平均体质指数(BMI)为(20
本文探讨了“函数的应用”课例的研修背景和研修问题。呈现了数学活动的思维过程、本章教材的设计背景和数学解题的基本过程,在明确教学性质和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就教学亮点、教学目标、用教材教和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等问题展开讨论。认为本“课例”可以渗透应用意识并体现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
多媒体教学为传统教学注入了新元素,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工作中,为课堂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实现新时代下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充分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趋势。多媒体技术作为教育的媒介,能大幅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教与学变得双向灵动活泼,而且还能够全方位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激发他们在数学思维上的创造性,使传统的教学方式由抽象变具体、由静态变动态、由无声变有声,从而
阐述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现存问题并分析原因。结合实例,探究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优化策略。认为教师应结合教学目的,审视课堂教学语言的功用,根据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和思维方式,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课前进行精心设计,用心打磨课堂教学语言,确保其正确、恰当、精炼、优雅,让学生感受英语学习的美好。
本文探讨了“函数的应用”课例的研修背景和研修问题。呈现了数学活动的思维过程、本章教材的设计背景和数学解题的基本过程,在明确教学性质和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就教学亮点、教学目标、用教材教和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等问题展开讨论。认为本“课例”可以渗透应用意识并体现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
针对滇西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滇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内部管理机制创新,促进专创融合、科创融合、师生融合,并通过“四大外环境”建设,联合滇西高校,促进育人生态和理念融合,构建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界、跨科研与创新创业教育之界、跨师生之界、跨学校与社会之界、跨学校与学校之界的“跨界融合”创新创业育人体系,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服务。
中国《民法典》中的代理规则并未给代理人施加广泛的“信义”义务;相反,存在诸多旨在规制代理权滥用行为的具体条款,以达到保护被代理人的目的。中国法没有沿用英国法的规范模式,而是有意拒绝对代理人施加非常严格和广泛的信义义务。这可能是明智之选。英国的商法体系是在国际贸易和商品供应合同的基础上构建的,故其一系列规则更倾向于结果的确定性(以及避免诉讼)而非在个案中实现特定的正义(例如,英国法受制于一般的“诚信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获取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进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评估的无创产前筛查(NIPT)技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21、18、13-三体综合征是目前NIPT的主要检测目标,但已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将NIPT技术用于性染色体、双胎妊娠,以及对染色体微缺失、微复制,单基因遗传病等其他范围扩展检测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