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壳聚糖是甲壳素部分脱乙酰后的产物,是一种高含量、低成本的多糖,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是地球上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可再生资源,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天然碱性多糖。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止血性、抗菌性、吸附性,无毒无味,物理和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在生物、医药、化工、食品、化妆品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本文主要研究壳聚糖衍生物的促凝血性能,探讨其作为新型纺织止血材料的可能性。通过还原胺化法制备了不同取代度、接枝有不同碳链长度烷基的N-烷基化壳聚糖。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NMR)和元素分析对材料进行结构分析和表征,证明烷基链已成功接枝到壳聚糖主链,且取代度随着烷基醛与壳聚糖氨基摩尔比的升高而增加。通过MTT比色法、细胞荧光染色观察测试其细胞毒性,初步评价其是否可以作为生物止血材料使用。结果表明本文中制备的N-烷基化壳聚糖基本没有毒性,可用于医用纺织止血敷料。为探讨N-烷基化壳聚糖的凝血性能,采用全血凝固时间、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流变测试,对不同材料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N-烷基化壳聚糖比壳聚糖的促凝效果更好,并且取代度越大,烷基接枝链越长,其促凝效果越好,缩纤维蛋白原形成的时间越短。通过测试APTT(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PT(prothrombintime)、TT(thrombin time),以及血小板细胞内Ca2+浓度和膜上P选择素表达量来检测材料的凝血机理。结果表明其促凝作用不依赖于传统的内、外源凝血途径,不会引起血小板内Ca2+浓度和血小板膜表面P选择素的表达发生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