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与翻译:对《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的描述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long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是中国政府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之一,由于许多外国人都是借助于译文以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政府,所以政府工作报告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国的对外形象及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一向由中央编译局负责,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译本的质量并在一定意义上成了翻译学习者的范本。在政府工作报告的英文翻译里有什么样的翻译现象,译者遵循的是何种翻译规范,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于翻译实践者改进译文、翻译研究者对翻译进行理论阐发以及翻译教学者的教与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而这正是本研究的动机所在。 本文运用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对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的英文翻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译本中出现的翻译现象如字字对应的直译、省略、增补、改变句子结构等等进行了描述归类,并找出了影响译者翻译策略决定和译本最终形成的起始规范、初级规范及操作规范。研究发现,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对于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的英文翻译以及批评者对它的评论,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作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报告翻译中体现出的各类规范的讨论,进一步探讨了规范理论以及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的英文翻译遵循的翻译规范对译者在实践中增强译文的对外宣传效果、对改进高校的翻译教学所具有的深刻的启示意义。 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动机、研究目的和问题、研究方法与意义和论文的整体结构。 第二章对描述翻译研究的发展、它的理论框架以及与规定性翻译研究的区别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图里翻译规范理论的背景、规范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目前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和运用进行了综述。 第三章首先在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的观照下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翻译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然后利用翻译规范理论分析了影响译者翻译决策的因素,找出了译者在翻译中遵循的起始规范,初级规范及操作规范。 第四章讨论了翻译规范理论和政府工作报告翻译中的规范对其它类型文本翻译以及翻译教学和实践具有的启示。 第五章是结论部分,说明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同时也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语言如果脱离了社会就失去了意义,社会没有了语言也无法维持和延续。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一直是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使用中
尽管李清照(1084-1156)和伊丽莎白·巴莱特·白朗宁(1806-1861)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她们却在人生经历和诗歌创作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她们的著作震撼了文学评论界
作为当代英国的重要作家之一,V·S·奈保尔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并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综览其创作生涯,不难发现,对于个体身份认知的困惑一直推动着他借助文学创作进行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