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多面体链环是由多个环相互嵌套成的具有多面体形状的一种拓扑几何结构。多面体链环的研究为表征、描述DNA和蛋白质链环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分子设计提供了可能的理论模型。化学和生物体系中的大分子结构较复杂,如何表征和刻画环状富勒烯、碳纳米管、DNA和蛋白质这些大分子是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论文基于多面体链环的研究,构筑并应用纽结理论的知识分析和讨论了新的环状富勒烯链环、碳纳米管链环、病毒多面体链环模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面体链环是由多个环相互嵌套成的具有多面体形状的一种拓扑几何结构。多面体链环的研究为表征、描述DNA和蛋白质链环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分子设计提供了可能的理论模型。化学和生物体系中的大分子结构较复杂,如何表征和刻画环状富勒烯、碳纳米管、DNA和蛋白质这些大分子是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论文基于多面体链环的研究,构筑并应用纽结理论的知识分析和讨论了新的环状富勒烯链环、碳纳米管链环、病毒多面体链环模型、DNA多面体链环。将多面体链环应用于DNA和蛋白质的表征,对病毒结构和DNA多面体的刻画和研究提供了新见解,为新药物、新的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提供理论指导。本论文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把环状富勒烯作为母体,应用“三交叉—双线覆盖”的方法在环状富勒烯上构筑得到具有环状富勒烯形状的链环。由一系列具有D5d对称性的环富勒烯可以构筑具有D5对称性的环状富勒烯链环,这是一个对称性降低的过程。构筑的环状富勒烯链环的分支数等于相应环状富勒烯的面数,链环的交叉点数是相应环状富勒烯顶点数的三倍。环状富勒烯链环模型的建立为纽结制表增添了一系列具有D5对称性的新链环;为分子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型,为环状病毒蛋白模型提供一种新思想。2.碳纳米管链环是由多个环相互嵌套,具有碳纳米管形状的一种链环。应用拓扑学中的纽结理论方法,基于碳纳米管结构,构造了具有不同对称性的碳纳米管链环,并进行了手性等拓扑性质的分析。碳纳米管链环分子模型的构筑建立了碳纳米管与交错链环独特的联系,构筑的两类碳纳米管链环分别具有D5或C5对称性。并给定碳纳米管链环每个分支一个方向,对有向碳纳米管链环进行了数学分析得到了关于拧数、环绕数、自交叉拧数、分支数等纽结不变量的递推公式。3.基于PaV病毒RNA基因组的十二面体结构及链环结构在病毒衣壳中的发现,提出了新的多面体链环构筑方法,构筑了一系列多面体链环和纽结用于模拟病毒基因组构型。如果把纽结看作是一笔画的问题,链环则是个多笔画的问题。我们的工作将“多笔画”的多面体链环转化为“一笔画”的多面体纽结,这是一个对称性降低的过程,并且这些多面体纽结很有可能是病毒基因组的真正构型。4.在生物体中已经发现了许多打结的DNA,实验室也合成了许多奇特的DNA多面体和纽结分子。用拓扑学方法研究DNA所形成纽结和链环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纽结理论对DNA重组酶模型的建立。基于DNA结构,以多面体为骨架,构筑了DNA多面体链环,并在重组酶缠绕模型的基础上,刻画了如何由平凡纽结到DNA多面体链环这一过程,理论设计DNA分子以指导合成,以及理论表征DNA索烃。
其他文献
本论文致力于研究制备一种低能耗,场发射性能优异而且结构稳定的冷阴极场发射材料。首次将磁过滤等离子体技术与模板法纳米材料自组装技术相结合,制备高质量非晶金刚石纳米尖点阵列。试验结果表明,非晶金刚石纳米尖点阵列具有优异的场发射性能,其开启电场低于目前已报道的所有场发射材料。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是理论介绍。首先对磁过滤阴极弧等离子体技术、阳极氧化铝(AAO)模板的制备及应用、低维纳米材料和非晶金刚石的研究
本文从最优性分析的角度考虑了三类经典的逆边值问题,即逆热传导问题、反向热传导问题、Laplace方程Cauchy问题。它们都是严重不适定问题,且未知解越接近边界点,不适定性越强。因此恢复解的稳定性,尤其是解在边界上的稳定性不仅有明显的物理背景,且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到目前为止,很多方法仅能得到数值结果而未给出误差分析,还有些方法可以给出阶数最优的稳定性估计,而最优性分析方面的工作很少,在边界上的
热传导反问题,特别是逆热传导问题及其定常状态下的Laplace方程的Cauchy问题,反向热传导问题,未知源识别问题等在工程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些问题都是经典的不适定问题,并在一维情形已经建立了一些比较深刻的理论和非常有效的算法。但正如D.A.Murio所指出的这些问题在高维情形的研究存在着极大的难度。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些数值模拟方面的工作之外,其理论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正则化方法的使用、收敛速度
现实世界的生物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等,都是由大量具有相互作用的个体所组成的.这些复杂系统的宏观结构属性可以用复杂网络来描述.我们在阐述复杂网络基本理论及研究概况的基础上,研究了加权结构化网络,特别是以常用的进化囚徒困境博弈模型为例,考虑不同复杂网络模型上进化博弈的动力学演化,详细研究了网络的拓扑结构对合作行为演化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其他一些支持合作现象涌现与稳定维持的动力学机制.本文的
针对当前配电网拓扑变化频繁,拓扑结构实时获取困难等问题,文章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挖掘量测信息和配电网拓扑结构之间的关系,学习其映射规则;考虑当前配网中同步向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和微型同步相量测量装置(mico phasor measurement unit,μPMU)等高级量测设备安装数量不足导致
本文以两种生态型芦苇(沙丘芦苇和沼泽芦苇,以沼泽芦苇为对照,以抗逆性较强的沙丘芦苇为研究对象)的悬浮愈伤组织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两种芦苇对渗透胁迫的不同生理响应,揭示了NO在渗透胁迫下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对渗透胁迫下ABA诱导两种芦苇中脯氨酸的积累的调节作用。主要获得以下结果:在PEG-6000所诱导的渗透胁迫下,沼泽芦苇与抗性较强沙丘芦苇相比具有较高的离子渗透率,同时质膜和膜蛋白也受到更为严重的氧化损
目的 建立连花清瘟颗粒中连翘酯苷A、大黄酸、绿原酸以及大黄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urospher Star RP-18(55mm×4mm,3.0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缓冲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进样量为15.0μL,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0~15min为325nm,15~35min为206nm,35~40min为230nm
在近二十年来,由于高温超导体在飞轮储能和磁浮轴承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而使得高温超导体和永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目前,有关悬浮体受力的研究状况是:实验探索多于理论分析,悬浮力研究多于面内力研究。本文针对典型的高温超导-永磁悬浮系统,对悬浮体受到的力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尤其是对磁通冻结-镜象模型的修正以及对悬浮力和面内力的数值模拟,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本文对磁通冻结-镜象模型进行了
目前青藏高原有0.425亿公顷退化草原占其总可利用草原量的33%。退化严重的草原产量小、植被覆盖率低和地表土壤损失严重。高寒草甸的退化是有多种干扰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如气候和生境的变化和动物因素如过度放牧、鼠类过度干扰共同作用而造成的。传统上人们把鼢鼠作为与家畜争夺饲料和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有害动物而加以彻底清除。而作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成员,它们干扰的正生态作用却往往被人们忽视。而干扰理论认为,适度的干
通过对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大脑形态学测量、MR图像分析、体视学研究和与其它偶蹄动物大脑的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双峰驼大脑的沟回方式特别,颞叶和嗅球发达,成年双峰驼平均脑重568.3g,大脑与体重的比例约1/700~1/800;小脑占整个大脑9.84%;横径指数为0.599;Pilleri指数为0.163,其“头部集中程度”较小;双峰驼脑商约为1.11,处理和利用复杂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