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为云南省第三大粮食作物,云南春作马铃薯占全省马铃薯总种植面积的70%以上,由于云南地区春季干旱少雨,使马铃薯出苗晚、生长期间常遇晚疫病,导致产量低。前人采用膜下滴灌和覆膜补灌的栽培技术提高了春作马铃薯的出苗率和产量,但出苗时需人工破膜或出苗后覆膜,费时费工,且需要大量水浇灌,对不具备灌溉条件的地区,不能达到节水抗旱的目的。本试验针对上述实际生产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不同膜上覆土模式和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温湿度、马铃薯生长情况及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探索出实用简约化覆膜栽培技术。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2015年试验表明:膜上覆土明显地改善出苗,延长了生育期,垄播膜上不覆土的栽培方式下表现为不出苗。覆膜厚度0.008 mm比膜厚度0.016 mm苗期早、出苗率高、出苗速度快。膜上覆土处理的株高、茎粗和分枝数均高于常规栽培,膜厚度0.008 mm覆土厚度为6 cm处理株高最高。2016年试验则显示覆膜沟播处理出苗最早、最快、生育期最长。2、通过对土壤温湿度的测定,2015年试验显示覆膜栽培能明显的保持土壤湿度,增加土壤温度,其中覆膜不覆土处理土壤温度过高引起烂种,这也许是没有出苗的原因,膜厚度0.008 mm且覆土厚度为4 cm在不同膜上覆土模式中土壤含水量最大,变异系数最低,保水能力最强。2016年试验表明覆膜沟播比其他栽培模式更能增加土壤湿度,沟播集雨面积大,集水能力强,而覆膜能够减少地表水分蒸发,维持土壤土壤含水量。3、2015年试验显示:不同膜上覆土模式中,以覆厚度为0.008 mm的地膜并在膜上覆6 cm土处理产量最高。2016年试验显示:不同栽培模式中,以覆膜沟播单株产量最高,垄播膜上覆4 cm土处理次之。从块茎品质来看,所有栽培模式下的糖苷生物碱均未超过国家安全标准20 mg/100g,可以安全食用,而覆膜沟播的干物质、淀粉、还原糖含量均为最高,蛋白质含量较低,糖苷生物碱的含量最低。4、膜上覆土和覆膜沟播都能提早出苗,有效避开晚疫病的危害,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改善品质。但以膜上覆土模式更利于机械化栽培,且膜上覆土方式以覆厚度为0.00 8mm的地膜并在膜上覆4-6 cm土处理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