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河南省银行业持续快速增长,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不过,当前国内经济政策和银行监管政策均有较大调整,经济结构转型、资本充足约束以及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等等因素,给河南省银行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诸多压力,很多指标出现了较大波动。河南省银行业面临各种风险,对银行经营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描述河南省银行业的总量、结构及其变动趋势,接着从区域金融角度,引入风险度量指标,建立超效率SBM-DEA扩展模型,测度2010年-2011年河南省银行业分地区的技术效率,最后,建立Tobit模型分析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一)河南省银行业整体技术效率水平相对较低。其中,纯技术效率相对较低,规模效率保持相对较高水平,提高纯技术效率将成为提高银行业整体技术效率的关键途径。(二)河南省银行业技术效率呈现出空间的差异性和集聚性,河南省中北部地区银行业的整体技术效率高于西部和南部地区。偏远地区的银行与优质银行的交流渠道不畅通,普遍缺乏业务技术和管理知识及时更新和提高的机会,导致银行效率普遍较低。(三)各地银行业的技术效率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同时技术效率与当地的城市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也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讲,提高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在短期内能够迅速实现的,要想达到高度的城市化水平和市场化水平更是不胜其难。本文的政策建议是:(一)在当前经济转型和风险管理的环境下,大部分银行已不适宜继续采取单纯扩大规模的策略。银行应该转粗放式发展为内涵式发展,切实提高技术效率。(二)有必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区域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疏通这些地区银行管理和技术的传导渠道,实现银行效率整体上升。(三)在当前河南省承接产业战略转移的背景下,银行应该多审视自身的基础条件,客观度量自身的长期发展潜力和短期不足,适度调整各项投入资源,优化信贷投放结构。(四)银行应对高危行业实施动态监控和持续监督措施,重点预防和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企业的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