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sprin 2在机械张力导致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向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转化过程中的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y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抑制nesprin 2基因表达能否对机械张力导致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探究在机械张力导致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向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转化的过程中,nesprin 2发挥的作用。为探索机械张力信号在细胞内传导并调节靶基因表达的具体机制提供基础。方法取人体正常皮肤真皮组织,应用组织块法体外分离培养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取第4-6代细胞进行实验。将细胞分为抑制nesprin 2表达和不抑制nesprin 2表达的两组细胞,抑制nesprin 2表达的细胞利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siRNA,不干扰nesprin 2基因的细胞转染siRNA阴性对照,以确定和目的靶细胞中其它基因没有同源性。细胞成功转染siRNA 24h后,将抑制nesprin 2基因表达和不抑制nesprin 2基因表达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共4组,其中,实验组细胞置于多通道应力加载系统,对细胞加载0.1Hz、10%拉伸幅度、正弦波形的周期性机械张力,每日加力时间共10h,加载机械张力的总时间为3d。对照组细胞不加载机械张力,仅做正常培养。加载机械张力3d后,对各组细胞进行各项检测: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SYBR Green qPCR法检测细胞nesprin 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GF-β1和Ⅰ型胶原的含量;Western-Blot检测细胞lamin A+C、α-SM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抑制nesprin 2基因的实验组及对照组的nesprin 2、lamin A+C的表达水平均分别低于不抑制nesprin 2基因的实验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载机械张力后,抑制nesprin2基因的实验组的α-SMA、TGF-β1、Ⅰ型胶原表达水平低于不抑制nesprin 2基因的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于抑制nesprin 2基因的对照组和不抑制nesprin 2基因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机械张力可引起α-SMA、TGF-β1、Ⅰ型胶原的表达升高,从而促进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向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转化;(2)抑制nesprin2基因表达可抑制机械张力提高α-SMA、TGF-β1、Ⅰ型胶原表达水平的作用,从而抑制机械张力作用下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向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转化进程;(3)Nesprin 2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械张力导致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向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转化程度。
其他文献
报道 5例经食管心房起搏成功终止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的患者 ,探讨该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的室速的临床应用价值。全部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记录 12导联心电图资料 ,
<正> 90年代是迄今中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时代。中国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至今,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状况稳步改善。到1994年底,中国取得持续的经济
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我国已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正在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本文就如何提升企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安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如施工低噪音、弱震动、零污染、安全节能等。传统的爆破已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非爆破技术是不采用炸药的一种剥离岩石的方法,优点是安
目前,电子商务网购客服机器人主要是根据对话内容的关键字与知识库中的知识匹配实现问题的回复,极少涉及对客户情感的研究,无法实现人性化的交流。本论文针对目前网购客服机器人
目的对来自贵州省的8例空肠弯曲菌病疑似病例进行病原学诊断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病例的确诊和贵州省空肠弯曲菌病疫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例疑似病例粪便
马克思认为,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已经成为了世界历史。本文从世界历史思想的发源地———《德意志意识形态》出发,从这一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理论特征入手,旨在推出世界历史
语音库研究与实验研究发现,与陈述语调相比,汉语感叹语调的主要韵律特征是强重音与宽调域。强重音的位置可能位于调首、调中、调尾或全调。感叹语调的具体音高走势与重音模式
会议
电泳涂膜具有很高的防腐能力,是车身防腐的基础。由于车身内腔结构的复杂性,相对于外表面而言,内腔表面电泳涂膜上漆能力较弱,而车身内腔电泳涂膜厚度不足将直接影响整车的防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既是重要的理论课题,更是重大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组织“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精神:认知与教育”这一组笔谈,以飨读者。 How to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