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众体育政策的国民意识的建立不是天生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对于体育政策意识的分析要重视真实的社会情境对意识的影响。而社会网络分析恰好能从关系的角度分析个体之间的互动对个体心理的影响。研究旨在揭示社会信息交换网络对群众体育政策的国民意识的影响关系。依据社会建构主义意识观,构建社会信息交换网络预测群众体育政策的国民意识的理论假设模型。通过群众体育政策的国民意识量表与社会信息交换网络问卷对409名调查对象收集相关信息。首先,针对社会信息交换网络问卷所收集的信息,运用UCINET6.186进行网络规模、密度以及中介中心势3项社会网络分析指标的计算。然后,采用SPSS25.0对人口学因素、所得的社会网络分析指标和群众体育政策的觉察得分以及熟悉程度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以了解社会信息交换网络的现状以及群众体育政策的国民意识现状。最后,在此基础上,运用AMOS23.0对所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居民对群众体育政策的觉察水平比较高,但是对熟悉程度比较低;居民对《全民健身指南》这一体育政策的意识水平最高;在年龄方面,处于18-40岁年龄段的居民,他们的网络规模密度与规模相对较大,中介中心势水平则相对较低,同时他们对群众体育政策的熟悉程度也更高;在学历方面,拥有高学历的人,他们的社会信息交换网络密度更高,对群众体育政策的熟悉程度也更高;研究验证了理论假设,居民的社会信息交换网络能够对群众体育政策的国民意识产生正向影响,其中社会信息交换网络的密度对其的影响最大,中介中心势的影响最小。社会信息交换网络能够对群众体育政策的国民意识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密度对其的影响最大。提高群众体育政策的国民意识的最有效途径是提高群众体育政策的话题度,加强居民彼此之间对于群众体育政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