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区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le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煤矿对采区三维地震勘探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矿井建设的要求,查明煤系中落差3m到5m左右的断层是煤田构造勘探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利用三维地震勘探解决这一构造问题,除了深入研究高精度的采集、高分辨率的处理外,还必须加强煤田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目前大多煤田三维地震资料常规解释仍沿用传统二维地震解释的思路,主要是通过对比连续剖面上的反射波时间变化、并参考振幅、相位等因素,确定层位和断层,然后通过在平面上的组合来解决构造问题。常规手段明显的不足就是没有充分利用三维数据体所包含的信息,容易造成对地质构造的误判,尤其断层解释中比较依赖解释人员经验,缺乏有效的客观手段。本文选取了位于太行山中段的长治盆地西侧的长治霍尔辛赫矿井首采区作为实例对煤田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做了一些应用研究。解释过程将三维可视化与常规解释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充分利用三维相干体技术来识别断层及陷落柱等特殊地质体。通过三维可视化的动态演示及透明度属性的应用,初步掌握整个勘探区目的层构造形态。通过对钻孔资料、时间剖面综合分析标定煤层层位,以人工对比解释为基础,先利用粗网格建立全区构造骨架,确定较大断层,再利用细网格追踪局部小断层和小构造的变化。通过对中间解释成果的三维可视化展示,宏观观察解释结果合理性,指导解释方案。霍尔辛赫井田首采区的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解释实例中,三维可视化以及相干体属性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将三维可视化及地震属性技术与常规解释手段相结合大大提高了三维地震勘探的解释精细程度及解释效率。
其他文献
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过大关”的阶段。我国政府改革之所以困难重重,是因为这种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社会危机的被迫反应,改革动力不充分。究其根源,则在于政府改革对自身合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在能源结构中占主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开采的深入,一些地区的煤炭资源逐步枯竭,环境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生活质量。为推进废弃煤矿区环
椎弓根螺钉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是相当常见的,当然是由于其在脊柱三柱固定生物力学方面的优越性。人们在力求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安全和准确的同时,又探索着运用微创的手段
城市经营是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结果,也是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必然课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速,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域城市建设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
本文研究了高压磨料水射流切割花岗石时主要加工工艺参数对工件切口质量的影响,设计了精密微磨料水射流加工系统功能原理图,研制成功了蓄能式脉冲供料系统和精密微磨料水射流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在网络经济学的框架内系统地研究了银行卡市场。本文首先给出了银行卡的定义,阐述了银行的分类和功能,然后介绍了世界和中国的银行卡市场的发展概况。然后本文
目的1.了解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MDD)和轴Ⅰ焦虑障碍共病情况。2.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MDD)和轴Ⅱ12种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PD)共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