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煤矿对采区三维地震勘探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矿井建设的要求,查明煤系中落差3m到5m左右的断层是煤田构造勘探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利用三维地震勘探解决这一构造问题,除了深入研究高精度的采集、高分辨率的处理外,还必须加强煤田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目前大多煤田三维地震资料常规解释仍沿用传统二维地震解释的思路,主要是通过对比连续剖面上的反射波时间变化、并参考振幅、相位等因素,确定层位和断层,然后通过在平面上的组合来解决构造问题。常规手段明显的不足就是没有充分利用三维数据体所包含的信息,容易造成对地质构造的误判,尤其断层解释中比较依赖解释人员经验,缺乏有效的客观手段。本文选取了位于太行山中段的长治盆地西侧的长治霍尔辛赫矿井首采区作为实例对煤田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做了一些应用研究。解释过程将三维可视化与常规解释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充分利用三维相干体技术来识别断层及陷落柱等特殊地质体。通过三维可视化的动态演示及透明度属性的应用,初步掌握整个勘探区目的层构造形态。通过对钻孔资料、时间剖面综合分析标定煤层层位,以人工对比解释为基础,先利用粗网格建立全区构造骨架,确定较大断层,再利用细网格追踪局部小断层和小构造的变化。通过对中间解释成果的三维可视化展示,宏观观察解释结果合理性,指导解释方案。霍尔辛赫井田首采区的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解释实例中,三维可视化以及相干体属性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将三维可视化及地震属性技术与常规解释手段相结合大大提高了三维地震勘探的解释精细程度及解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