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盐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评价与机理研究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us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油田污水便会大量产生,于是处理油田污水便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其中絮凝沉降在混凝工艺中占居至关重要的地位。油田污水中有各种有机以及无机的杂质,其中含盐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国内外絮凝剂发展方向还是以发展高分子絮凝剂为主,但是目前高分子絮凝剂在抗盐性方面都表现得不尽人意,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能在抗盐性方面表现不错的高分子絮凝剂。根据现有的絮凝剂絮凝理论,能在盐水中起作用的主要是无机絮凝剂,但只使用无机絮凝剂,在盐水中形成的絮体相当小,分离效率很低,所以要解决絮体小的问题就得使用高分子絮凝剂,因为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主要是通过吸附架桥,但是在盐水中高分子絮凝剂要发生卷曲,影响吸附架桥作用,这样也不能得到大的絮体。因此,开展抗盐的高分子絮凝剂研究,对解决盐水的絮凝问题尤为重要。其中高分子絮凝剂使用最为广泛。要解决其抗盐问题,一是合成技术的创新理论创新,二是抗盐絮凝理论的创新。为此设计合成一种高分子絮凝剂,并且对此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评价,并且设法提高其抗盐性并研究其抗盐絮凝机理。通过水溶液合成出高分子絮凝剂,考察各种因素对改性反应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合成技术工艺。实验结果显示: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甲醛、二甲胺和硫酸二甲酯为功能单体,当单体质量比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二甲胺):(甲醛)1:1.1:1.1.体系pH为7、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h,合成一种高分子抗盐絮凝剂。对目标高分子絮凝剂进行红外光谱扫描表征,证实是目标产物,通过扫描电镜对比证实在高矿化度下能保持一定的分子刚性。通过在不同矿化度下讨论不同分子量、阳离子度以及水解度可以得出:当高分子絮凝剂分子量为1500万、阳离子度为14.8%以及水解度为25%时,絮凝剂用量为8mg/L时处理矿化度为1%-5%(SS)粘土污水的效果最佳,证明了分子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假设,提高了高分子絮凝剂的抗盐性。通过钙镁离子在不同矿化度下高分子絮凝剂处理粘土污水的影响,可以得出:钙镁离子含量对高分子抗盐絮凝呈现负相关,当加入EDTA进行螯合,EDTA的最佳用量为20mg/L,过多反而会影响抗盐絮凝效果。将自制的高分子絮凝剂与市场上相似的高分子絮凝剂相比较,自制的高分子絮凝剂具有优势。同时将他们用于华北油田压裂返排液以及西南油气田污水进行对比实验证明,自制高分子絮凝剂具有优势,证明高分子絮凝剂的合理性与实用性。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和Zeta电位仪对抗盐高分子絮凝剂抗盐絮凝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抗盐高分子絮凝剂在基本的吸附架桥机理之外还靠多点吸附来增强其絮凝效果。同时由于该高分子絮凝剂形成了一定超分子体系增强其抗盐性。与此同时对该抗盐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希望对今后抗盐絮凝剂的研发和应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正>~~
会议
冀东地区地热利用由来已久,但是随着环保水平和意识提高,原有的开发利用方式面临诸多实际问题。地热资源的资源属性和能源属性都各自彰显,因此研究和掌握地下热水化学特征,对于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都有着显著的实际价值。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冀东燕山中段地热异常区主要分布在肖营子岩体边部,地热流体的分布、运移和储存受断裂构造、岩体出露的控制;热储岩性为片麻岩或花岗岩,基本无盖层;属中低温弱碱性水;大部分为淡水
目的探究一种更加准确、合理且对仪器影响较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重金属检测方法的在线内标物浓度。方法选择标准曲线范围内10、50、200、500、1 000μg/L的质量
月季品种多,花期长,应用广,加上耐寒,适应性强,地栽、盆栽皆宜,故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我国月季栽培较为普遍,其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其病害也逐
近年来,基金行业在我国蓬勃发展,基金种类日益繁多。与此同时,体育产业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已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近几年资本市场与文体产业共同高速发展,许多基金公司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炼油技术得到了改进。石油在炼油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有毒物质,对我们的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这违反了我
本文研究了两生物种群互惠关系的Lotka-Volterra生态系统的最优捕获问题,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定性分析.试图找到使种群得以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方案.从经济学的经济利益角度出发,考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全党、全国、全军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习主席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
目的:观察康惠尔透明贴预防蔗糖铁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24例经外周静脉输注蔗糖铁患者按第一次输注日期单双号分为两组各112例,观察组在距穿刺点近心端2cm处,沿静脉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