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立医院是具有显著公益性质的卫生医疗机构,肩负着防病治病的社会责任。近年来,公立医院出现了公益性弱化的现象,患者就医困难、就医成本高等问题突出,引起了广泛关注。2009年新医改提出了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需保证公立医院公益性内涵与外延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公立医院经营的目标、过程与结果中,这涉及了公立医院的绩效问题。目前我国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估不够全面,虽然包含了经济性指标和质量、效率类指标,但对于公立医院社会效益的衡量仍然不够重视。此外,已有研究大多把公立医院作为整体进行研究或主要针对公立三级医院进行研究,没有考虑不同级别的公立医院在综合绩效方面的异同点,不够科学。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之年,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方向依然是关键。本研究旨在在新医改要求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以及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科学医疗绩效评价机制的背景下,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根据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在功能特点上的异同,建立与公立医院性质和功能相适应的能应用于三级、二级公立医院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兼顾社会效益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重点突出公益性指标,联系实际,细化、具体化指标体系,并分别选取三级医院样本和二级医院样本进行验证,科学、全面、客观地对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进行评分与评价,为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服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在新医改背景下对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根据新医改对公立医院的要求,结合专家咨询和大量的文献研究,将指标体系横向分类定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纵向结构采用金字塔型展开。采用德尔菲法结合变异系数法筛选指标,构建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指标权重区别衡量。选取两家三级医院和两家二级医院,请专家对样本医院的综合绩效进行模糊评判,再依据样本医院的指标实际值计算加权综合指数,进而分析指标体系的应用效果,提出样本医院完善综合绩效的合理建议。本研究在新医改思路的指导下分别构建了公立三级医院和公立二级医院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的指标体系中,社会效益指标的权重高于经济效益指标的权重,符合公立医院的本质和新医改的要求。选取的两家公立三级医院和两家公立二级医院的指标体系应用效果较好,样本医院的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需要保持经济运行成果,优化社会效益结构,在公益性上有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