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具有独特的光热资源,是世界上特别适宜加工番茄种植的少数地区之一。加工番茄已成为新疆重要的经济作物,有很高的推广前景和经济价值。在加工番茄种植过程中,生产者仍然凭经验,片面追求大水大肥,不能按照加工番茄需肥特点来合理施用化学肥料,不但不能增产,反而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加工番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同氮、磷、钾肥用量,测定不同处理条件和不同生育时期下加工番茄的植株高度、有效分枝数、叶绿素含量、生物量、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量及不同器官分配比例等指标,探讨施肥对加工番茄生长、养分吸收及不同器官养分分配的影响,以期为新疆加工番茄养分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氮肥盆栽试验表明:氮肥用量为2 g/盆(450 kg/hm~2)和3 g/盆(675 kg/hm~2),加工番茄植株高度、分枝数、SPAD值、生物量和氮积累量比不施氮显著增加,分别增加达3.59%~20.4%、17%~24.65%、18.83%~49.5%、3.24%~70.92%和1.27%~211.2%,此时加工番茄的长势、营养吸收状况较好,分枝数调节能力较强,氮素的供应状况、光合作用最好;分别比不施氮肥处理多吸氮11.04%~165.17%、多吸磷13.38%~270.64%、多吸钾10.6%~125.64%;2 g/盆(450 kg/hm~2)和3 g/盆(675 kg/hm~2)施氮处理对加工番茄氮、磷、钾养分吸收和主要器官中分配量最好。(2)磷肥盆栽试验表明:磷肥用量为1 g/盆(225 kg/hm~2)时,对加工番茄苗期的植株高度、花期和坐果期的有效分枝促进效果最佳,分别比不施磷肥处理提高了29.36%、24.89%和20.4%;加工番茄SPAD值、生物量和磷积累量,在磷肥用量为2 g/盆(450 kg/hm~2)时最佳,分别比不施磷处理提高了26.29%、120.12%和103.14%。磷肥用量为2g/盆(450kg/hm~2)和1.5g/盆(337.5kg/hm~2)时,加工番茄苗期和花期的氮素吸收量最高,比不施磷多吸收氮达10.75倍、149.59%。磷肥用量为2 g/盆(450kg/hm~2)时,加工番茄对磷素的吸收和各器官中磷素含量的提高作用最明显,比不施磷处理多磷吸收量60.8%~105.26%。加工番茄苗期磷肥用量为2.5 g/盆(562.5kg/hm~2)、花期磷肥用量为2 g/盆(450kg/hm~2)和坐果期磷肥用量为0.5 g/盆(112.5 kg/hm~2)时,植株对钾素的吸收及各器官中的钾素含量明显提高,比不施磷多吸钾78.19%、22.49%和24.39%。(3)钾肥盆栽试验表明:在氮、磷不缺乏的情况下,不同施钾量下加工番茄株高和SPAD值没有显著差异。钾肥用量为0.5g/盆(112.5kg/hm~2)和1.5g/盆(337.5 kg/hm~2)时,分别对加工番茄花期和坐果期的有效分枝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别比不施钾提高20.59%和25.04%。施钾量为1g/盆(225 kg/hm~2)时,对花期生物量的提高作用很明显,比不施钾处理提高了37.83%;施钾量为0.5g/盆(112.5kg/hm~2)时,对坐果期生物量和钾积累量的提高明显,分别比不施钾处理提高了30.75%和69.33%。施钾对氮素的吸收促进效果不显著,而钾肥过量时会抑制加工番茄氮素吸收及各器官中氮素含量的提高;施钾会影响中后期的磷素的吸收及分配,钾肥用量为1g/盆(225kg/hm~2)和2g/盆(450kg/hm~2)时,对加工番茄花期和坐果期的吸磷量有所提高,分别比不施钾多吸磷109.31%和52.69%;钾肥用量为2g/盆(450 kg/hm~2)时,加工番茄坐果期比不施钾处理多吸收钾43.7%,前期施钾对钾素吸收和分配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在坐果期比较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