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复发率比较以及翼状胬肉的病理学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y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探究翼状胬肉的发病机理,将翼状胬肉标本行病理学检查即:HE;Massons三色染色;甲苯胺兰染色,为深入研究翼状胬肉组织的病理学特征,对其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查:TGF-β,MMP-9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从而探讨其在翼状胬肉调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复发的相关原因.结论:三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的复发率分别是30.0%,5.3%,7.1%.复发率的三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两两比较采用精确计算概率法.A与B、A与C复发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与C复发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恢复角膜缘干细胞的数量、功能和屏障,而羊膜移植是为恢复角膜缘干细胞基质微环境,两者都是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具体要看翼状胬肉对角膜缘干细胞损害程度,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效果更佳.36例原发性翼状胬肉以变性为主,而13例复发性以增生为主.Massons三色染色:在基质层可见大量兰绿色纤维束和变性胶原纤维聚集,有的呈碎片状、卷曲样.甲苯胺兰染色:在基质层浸润大量的肥大细胞,肥大细胞胞核为兰色,肥大细胞颗粒为红紫色,并可见肥大细胞脱颗粒.TGF-β在翼状胬肉上皮、血管内皮、成纤维细胞、血管基底膜和基质层中呈阳性表达可能是导致其内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和变性的堆积及结缔组织增殖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翼状胬肉细胞也能分泌TGF-β导致基质层的单核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而MMP-9在翼状胬肉组织中过度表达,在通常情况下翼状胬肉组织存在MMP-1、2、3、9、14、15的过度表达.MMP-1、2、9在翼状胬肉的过度表达,已得到证实,并发现MMP-9的表达与其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密切相关.本实验结果与此相符.翼状胬肉细胞产生较多的MMP-2、MMP-9、MT1-MMP、MT2-MMP,这些MMP可溶解细胞间半桥粒连接,易于翼状胬肉的移行.以上两点可能是决定翼状胬肉形成发展和对角膜浸润破坏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肾间质纤维化是多种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通路,其程度与肾脏疾病预后有密切联系。因而对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已受到重视。其中各种细胞因子、
目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是心血管疾病风险性增高的病人群体.透析病人若合并心血管病,其年死亡率要比正常人群高出10~100倍,因此深入研究透析患者心血管病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
一  秋天的祁连山,阳光清澈如水,长风软柔似绵。钢蓝色的峰峦顶着皑皑积雪显得巍娥而雄壮。一望无际的哈拉莫敦牧野,天低云暗,芳草萋萋。微黄的牧草在长风的抚摸下飒飒作响,一浪接着一浪涌向天际,涌向那一抹淡蓝色地平线,羊群像撒落在天空的星星,镶嵌在风吹草低的原野。  一位年轻的裕固族女人在自己的帐房前,一边捻着羊毛线,一边轻声吟唱古老的尧熬尔长调。丈夫骑着马在原野深处放牧。在阳光的沐浴下,女人手中的捻线
期刊
本课题用重组干扰素(rIFN-γ)对哮喘小鼠体内干预,测定其对细胞因子IFN-γ和IL-4水平的影响,探讨rIFN-γ对哮喘免疫功能状态的调节及作用机制,为哮喘免疫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及
前言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致死性疾病,该疾病的死亡率在7-11%,而存在胰腺坏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ity acute pancreatitis,SAP)死亡率超过20%。胰腺坏死
目的:最近一些研究发现,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炎症反应,并发现前炎性因子(TNF-α、IL-6、IFN-γ等)促使神经元及血管内皮细胞中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
目的目前,产妇焦虑产生的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分娩期神经内分泌激素变化及不良个性因素和外界刺激有关.本论文将探讨分娩期有焦虑状态产妇和精神状态正常产妇血液4种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