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语言习得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至今,只有大约五十年;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则更显年轻,从二语习得角度对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研究仍然有值得探索的地方,留学生的汉语概数习得情况便是其中之一。汉语概数是汉语称数法中比较常用的表达法,而其中“多、来、把”等用于表示概数时所出现的位置以及对与之搭配的数词、量词甚至名词都是有所限制的,基于对西南大学在读泰国本科留学生汉语水平的考查,我们发现汉语概数是外国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语言项。并且此前,从二语习得视角对汉语概数进行的研究暂时未见,这一研究不仅能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对汉语概数教学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角度对泰国本科留学生汉语概数的习得进行考察,我们首先对比分析了汉语概数和泰语概数的异同,并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预测了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概数的难点。为了确认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概数的真正难点,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何种偏误,我们以在西南大学学习汉语的泰国本科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泰国学生汉语概数习得偏误率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为:以上、以下<前后<左右<数词连用、来<多<把、上下、两、几。通过对偏误的分析,我们找到了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概数的难点所在,并且发现影响被试者学习效果的因素有:遗忘、母语的负迁移和目的语泛化、迂回及回避等不当的学习策略的运用。在这些影响学习者语言学习的因素中,迂回策略和回避策略的使用最终又会导致遗忘。可见,对于学习者来说,以上的学习策略是不提倡使用的,否则就会成为恶性循环,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长时间得不到提高。因此,我们建议在教学中要注意“遗忘规律”给学习者带来的负面影响,教材的编写及教师的教学都应该对症下药:注意知识的复现率、教师主动给予学习者外界的刺激、培养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从根本上监控学习者的认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