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以下简称IPCC)发布第五次气候评估报告,全球升温这一原本颇具争议的议题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21世纪,超额的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全球温度上升已成为一种必然,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比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前高2摄氏度以内才能维持人类活动的可持续性。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让国民了解温度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此来权衡减排的节奏已是十分迫切的要求,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之所在。 全球升温会造成诸如极端气候现象增多、粮食产量减少、生活能源消费增加等现象,本文选择北京和上海这两个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为代表,将温度升高对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利用随机项分解法和 C-D-C模型两种方法进行推导,以期将温度升高对经济的影响定量化呈现。 基于对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的分析,本文研究明确了“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上升对中国生活能源消费影响”的研究目的,从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上升对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途径入手,阐明温度-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机制。在深入分析北京和上海气候变化以及生活能源消费现状的基础上,对温度上升与生活能源消费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利用随机项分解法构建模型,证明了温度上升对京沪生活能源消费确有影响,北京年生活能源消费会随着年平均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上海年生活能源消费会随着年平均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接着利用 C-D-C法较为精确地获得了温度上升对京沪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即在以开尔文为温度单位的前提下,夏季温度每升高1%,上海和北京的生活能源消费增加量为4.033%和5.322%,相当于温度每升高一摄氏度,两市的年生活能源消费会增加41.5万吨标准煤,相当于329.67万度电;最后根据以上分析为有关部门提供相关政策建议:1.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从以化石能源为主过渡到以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为主。2.加强节能产品补贴,在节流上下工夫。3.加强宣传,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