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食用油品质鉴别的低场核磁共振检测平台的研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uojianpku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用油的品质鉴别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在众多的检测方法中,核磁共振技术因具有无损、快速和安全的优势,已经被证实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检测方法。本文在回顾食用油品质鉴别研究现状和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具有稳定调谐匹配特性的射频探头和具有高精密的温度控制系统,在实验室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面向食用油品质鉴别的低场核磁共振检测平台。基于该平台装置,建立食用油品质核磁共振的检测模型,实现对食用油品质的鉴别。论文研究取得的成果如下:(1)基于螺线管线圈的理论模型,以相对信噪比为优化目标,设计和优化了射频螺线管线圈参数。结果表明,当线圈直径D和高度H取5.1mm时,线径为d为0.2mm,匝数n为12匝,线圈的相对信噪比达到最大,即为最优的参数模型。通过改进螺线管线圈的制作工艺,实现了射频线圈参数的精确控制。最后,根据实验测试的信噪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2)改进探头射频电路的匹配网络,有效的增加了探头调谐匹配范围和降低探头的回波损耗,完成了射频电路的实际制作与测试,包括射频电路的仿真、元器件的选择及测试、耐压值测试等。同时,通过研究射频探头品质因素选择,在26.09MHz频率下,集成所设计的射频线圈和调谐匹配电路,完成射频探头的制作。(3)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检测平台的温控需求,设计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测定温控系统PID(比例-积分-微分)参数。同时,从传感器位置、空气流动性、保温性能、环境温度等方面,优化系统的温控性能和温度梯度场,确定检测系统的共振频率,实现36.0℃±0.1℃的温控目标,完成高精度温控系统的设计制作。(4)搭建食用油品质低场核磁共振检测平台,选取常用的大豆油、花生油和调和油等食用油作为样本,建立食用油横向弛豫时间T2和纵向弛豫时T1与煎炸时间的线性关系,同时与商业核磁共振仪器Bruker Minispec mq60进行对比,完成检测平台装置的性能验证和测试。最后,基于该平台装置检测了福临门、金龙鱼和鲁花三种大豆油食用油样本,引入极性化合物参数和标准检测方法柱层析法,建立核磁共振弛豫曲线与极性化合物含量的交叉模型,能够有效鉴别不同煎炸时间的极性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大豆油油脂在煎炸43小时后即不可再食用,检测误差在15%以内。因此,本文研究的低场核磁共振检测平台装置可成为食用油检测领域中的重要潜在工具。
其他文献
本文引入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来解析硅酸盐玻璃相关氧化物的结构,并给出了这些氧化物的最小结构单元——类分子结构单元.参与网络形成体的氧化物主要以三角形或者四面体的配位
肌旋毛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通过对屠宰犬肌旋毛虫感染情况的调查,了解通化市犬的肌旋毛虫的感染情况。为保证人的食肉安全,防控旋毛虫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氧化镓(Ga2O3)单晶纳米带由于具有独特的性质在电子器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然而目前过小的接触面积使得基于这种纳米材料的器件制备变得非常复杂且充满挑战.本文利用碳热还原
本文是一篇从比较文学角度研究贾平凹创作的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从宏观方面着眼,围绕文学,分析中西宗教文化、哲学思维、艺术形式的不同,落脚到中西文学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