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由于长久的人类活动,很多森林被农耕地等取代,形成干扰后的森林景观。分别于2012和2013年10月到12月,在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农田、红豆杉生态园、常绿阔叶林等三种不同干扰程度的生境,对秋季鸟类群落进行研究,同时对鹎类的生境分布进行探讨,结果如下:1、三种生境共记录到鸟类68种,隶属6目25科,其中雀形目19科55种,且雀形目鸟类种类数量占到了记录的数量的80.9%,非雀形目占19.1%。居留型组成上,冬候鸟15种,占本次调查所有鸟类种类数量的22.1%;留鸟48种,占70.6%;旅鸟2种,占2.9%;夏候鸟3种,占4.4%。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8种。在鸟类数量组成上,优势种1种,常见种20种,稀有种32种,罕见种13种。2、农田、红豆杉生态园、常绿阔叶林三种生境各记录到26、34、42种鸟类,常绿阔叶林具有最高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1.469)、Simpson多样性指数(0.738)和Pielou均匀度指数(0.786)。三种生境内的鸟类群落在取食基质上大致可以划分为空中、植物叶层、植物细枝、植物粗枝、树干、地面6个部分,双向聚类分析在剩余信息25%的情况下,也把鸟类群落划分为6个部分,与取食集团的划分相符。3、鹎科鸟类是亚热带森林的代表性种类,研究区域共记录到7种鹎科鸟类,均为留鸟。三种生境中的分布情况大致有以下趋势,白头鹎、领雀嘴鹎、红耳鹎、白喉红臀鹎四种鸟类趋向于分布在农田生境,黑鹎趋向于分布在红豆杉生态园内,栗背短脚鹎和绿翅短脚鹎这两种鸟类则趋向于分布在常绿阔叶林内。4、选取13种生态因子,应用主成分分析对7种鹎科鸟类的生境选择分析表明:白头鹎生境选择影响较大的生态因子是乔木种类、乔木数量等四项;黑鹎生境选择影响较大的是灌木种类、灌木数量等五项;领雀嘴鹎生境选择影响较大的是乔木数量、乔木盖度等五项;红耳鹎生境选择影响较大的是乔木高度、草本种类等四项;白喉红臀鹎生境选择影响较大的是乔木种类、乔木数量、乔木盖度等七项;栗背短脚鹎生境选择影响较大的是乔木种类、乔木数量等六项;绿翅短脚鹎生境选择影响较大的是乔木种类、乔木数量等五项。7种鹎科鸟类的生态位宽度从大到小依次是领雀嘴鹎、白头鹎、白喉红臀鹎、栗背短脚鹎、黑鹎、绿翅短脚鹎、红耳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