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羊毛染色是在长时间的高温沸染下完成的,但是高温染色不仅耗能大,增加成本,而且使羊毛遭受高温和化学药剂的作用,使其强力下降,引起羊毛泛黄,影响纤维的手感、光泽、鲜艳度,破坏羊毛优良的天然品质,对纺纱、织造等后加工不利。因此研究和推广羊毛低温染色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部分的羊毛染色采用酸性染料染色,但酸性染料染色的缺点是湿处理牢度差,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对人体有较大的伤害,染色后的废水过滤排放问题也难以处理。而羊毛活性染料因对环境的污染较少,且活性染料能与羊毛反应生成共价键结合,而具有很好的水洗、耐光、耐汗渍牢度。因此,使用活性染料结合羊毛低温染色成为羊毛染色较好的发展方向。本论文主要研究在使用亨斯迈纺织染化(中国)有限公司的兰纳素毛用活性染料对羊毛织物进行低温染色时,羊毛织物分别在低温助剂miralan LTD和CTC-435作用下的低温染色工艺、低温助剂对羊毛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上染率、染色牢度、匀染性等染色性能的测试,分析了助剂的促染规律和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用助剂低温染色,在80℃下即可达到常规沸染时的染色效果。与常规染色相比,用助剂进行低温染色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纤维损伤,在80℃染色时可使织物的经纬向撕破强力损伤分别从常规沸染时的37.55%和26.52%下降到了17.60%和12.93%。本论文通过进行各实验因子对染色效果影响大小的正交实验,得到了低温染色的较优染色工艺条件。使用低温助剂miralan LTD时的最佳染色条件为:助剂用量为2%,浴比1:40,染色pH值为5.0;而使用低温助剂CTC-435时的最佳染色条件为:助剂用量为2%,浴比1:30,染色pH值为4.5。本论文进行了采用低温助剂和超声波共同作用下的羊毛织物低温染色实验,测得染色结果,并与常规沸染结果和助剂低温染色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测定在超声波作用下的助剂低温染色的上染率、固色率、匀染性和染色牢度等染色指标表明,在超声波和低温助剂的共同作用下,在75℃染色时各项染色指标即可达到或超过常规染色的染色效果,与同温度下的助剂低温染色相比,各指标有明显的提高。本论文还进行了低温染色和常规沸染能量消耗情况的对比研究,得到低温染色能减少能耗,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