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动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层位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ou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动覆岩隔离注浆充填不迁村采煤技术是一种部分充填采煤技术,它充分利用覆岩结构的自承载能力,以较少的充填量实现不迁村采煤的地表沉陷控制,目前已在多个煤矿得到成功应用。覆岩中注浆充填层位的形成及动态变化与注浆充填的实施是相互影响的。因此,研究注浆充填实施过程中充填层位的形成条件及动态变化规律,对把握注浆时机、提高注采比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以实验室相似模拟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并通过现场工程探测,得出了采动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层位形成机理。  相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当覆岩中存在典型关键层时,充分及时的进行注浆充填,将会在注浆钻孔终孔以上第一层关键层下方形成“主注浆充填层位”,该层位注浆量占比通常大于80%,此注浆充填条件下的地表沉陷控制效果好。若初期未能充分及时的进行注浆充填,则会导致关键层破断,随工作面推进,关键层上方形成的注浆充填层位注浆量占比增大,此时不能形成“主注浆充填层位”,同时实验发现,当覆岩中不存在典型关键层时,覆岩运动快,难以集中在某层岩层下方进行注浆充填,此时为多层位注浆,也不能形成“主注浆充填层位”,该条件下实施注浆充填进行地表沉陷控制难度较大。  现场工程探测结果表明,当覆岩中存在典型关键层时,注浆充填层位的形成受关键层控制,注浆充填体主要集中出现在注浆钻孔终孔到终孔上方第一层关键层底界面之间,该范围的注浆量占比达90%以上,形成了“主注浆充填层位”,此时取得了较好的地表沉陷控制效果,地表下沉系数为0.1。  综上,“主注浆充填层位”是注浆充填充分及时的体现,此时地表沉陷控制效果好。初期注采匹配关系及注采比对离层注浆充填层位的形成及形态变化起关键性作用,初期注采不匹配、注采比偏低是覆岩中形成多个可注充填层位的原因,且易导致关键层发生破断,不能形成“主注浆充填层位”。
其他文献
机器人路径规划是指在具有障碍物的环境中,机器人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规划出一条安全、无碰撞的最优路径,它是机器人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机器人执行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多机
球面并联机构由于制造相对简单、经济,结构紧凑,特别适用于空间姿态变化的领域,近年来成为国际并联机构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对国内外球面并联机构的研究现状做了
摘 要: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调度管理是个重要的过程,计算机基础、网络通信技术等自动化技术等取得突出的进步,在整体调控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管理方式,做好概况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到数字化和信息化世道,综合调度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在整个调控阶段如果存在协调控制不合理或者其他问题,都必然产生不良影响。在调控管理阶段必须提前进行控制和管理,提升稳定性。本次研究中以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调度管理为基础,对如何实现有序化管
蒋家河煤矿4号煤层以往在巷道支护方案选择上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设计,采用邻近矿井的支护形式与支护参数,巷道的支护方案存在着安全隐患。煤层巷道出现了局部变形和顶板冒落漏
爬壁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是机器人本体与壁面的可靠吸附,负压吸附由于其环境适应能力强、吸附可靠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微小型移动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现已出现这样一种需求
插单现象在生产车间中已经普遍存在,为了能够完成插单的生产任务,企业往往通过制定新的生产计划。新的生产计划意味着设备作业载荷的变化,这一变化直接会影响设备健康指标的
截齿是采煤机的关键零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采煤机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磨损是采煤机截齿失效的主要形式,磨损研究对于截齿的及时更换与改进等工作至关重要,同时对提高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