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特点的临床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fxue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慢性肾脏病(CKD)患者24小时血压动态变化特点。方法: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慢性肾脏病患者3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小球率过滤分为5组:CKD1期组101例;CKD2期组83例;CKD3期组90例;CKD4期组56例;CKD5期组32例。使用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测定各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昼夜节律,同时测量相关临床指标。结果:(1)随着肾功能损伤加重,24h、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脉压越来越高;(2)CKD患者总体非勺型、反勺型血压比例分别为53.0%、24.3%,勺型血压比例仅为20.7%,且随着肾脏损害程度逐步加重,勺型血压比例逐渐下降;(3)非勺型、反勺型与勺型血压患者相比,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明显上升,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率明显下降;(4)随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各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逐渐增加,同时伴随射血分数的下降;反勺型相较非勺型、勺型血压E/A逐步下降,同时反勺型、非勺型相较勺型血压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逐步增加;(5)微量白蛋白尿(MAU)>300mg/24h相较于30mg/24h≤MAU<300mg/24h,平均收缩压明显上升。结论:随着肾功能进展,CKD患者血压水平逐渐上升,以非勺型、反勺型血压模式为主,且早期即有昼夜节律异常表现;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能够影响左心室的结构及功能;随着微量白蛋白尿水平升高,收缩压、舒张压及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均逐渐升高。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确保手术室糖尿病患者护理安全中手术室细节护理模式的应用。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以该院选取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
环境设计专业在本科高校已成为学生报考的热门,但本专业就业率并不高。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一手抓理论一手抓实践。以图形创意课程为例,研究人才梯队与评价体系相结合、教学设计
为了实现地下矿山采动垮塌区域边缘矿体的安全回采,首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采动垮塌机理研究,确定垮塌区域大致范围,然后在垮塌区边缘矿体内部掘进巷道对隐患结构进行超前
团扇不仅是一种招风纳凉的实用工具,更是一种意蕴甚丰的文化器物。在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中,团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除日用外,逐渐演变为一种高雅文化艺术的载体。文章从当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氟西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点位P300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1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
<正>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病率持续增高,2012年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CKD患病率高达10.8%[1]。2012年一项中国CKD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高血压现状
牡蛎提取物连续胃饲小鼠15d(10~3mg/d),发现T细胞和Th亚群百分比、ConA和LPS诱发的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以及NK细胞活性显著增加,但Lyt─2+亚群(Ts)百分比不变。对环磷酰胺所诱发的免疫低反应,牡蛎提取物有回复和缓解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