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蒸汽作为介质对响叶杨和落叶松木材进行热处理,处理温度为150-210℃,处理时间为2h,4h和6h。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两种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力学强度和表面颜色的影响,并建立了以明度值L*和失重率为自变量的相关性能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热处理温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其尺寸稳定性越好。210℃C、6h处理后两种木材的抗胀缩率(ASE)均为最大,其中响叶杨的气干抗干缩率、饱水体积抗干缩率、气干体积抗湿胀率和饱水体积抗湿胀率分别为58.98%、55.80%、77.45%和51.75%;落叶松的气干抗干缩率、饱水体积抗干缩率、气干体积抗湿胀率和饱水体积抗湿胀率分别为55.75%、58.94%、80.00%和61.98%。(2)热处理后,响叶杨木材的抗弯强度下降了0.34-66.72%,落叶松抗弯强度最大下降了68.57%;响叶杨MOE随着热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变化规律不明显,而落叶松的抗弯弹性模量随着热处理程度的增加,下降率越来越大,最大下降了44.92%;两种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210℃、6h处理后的响叶杨和落叶松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较素材分别下降了19.38%和30.15%。(3)热处理后木材的明度值L*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响叶杨和落叶松木材的色度值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落叶松在190℃,2h处理条件下,AC*最大,颜色最鲜亮;热处理后,响叶杨的整体色差变化△E*为3.09-50.00,落叶松的△E*为5.19-35.46。(4)热处理后,响叶杨失重率最大为14.34%,落叶松为8.49%。相同处理条件下响叶杨的失重率比落叶松大。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当失重率小于2%时,热处理材的质量较好,应用范围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