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四链体小分子配体:小檗碱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r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四链体是由富含鸟嘌呤的DNA或者RNA序列通过自身组装形成的特殊二级结构。该结构存在于人端粒末端以及重要癌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研究证明端粒或癌基因启动子区域在形成G—四链体结构之后,端粒酶活性或者相应癌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G—四链体的形成或拆散可能涉及到体内的一些重要生理事件和过程,比如细胞凋亡、细胞增殖、信号转导和肿瘤形成和发展等。小分子配体通过诱导形成以及稳定这些G—四链体结构,可以抑制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以及调控癌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因此G—四链体已成为新型抗癌药物设计的重要靶点。 小檗碱属于季胺类异喹啉天然生物碱,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如抗疟、抗菌、抗心律失常、抗肿瘤、抗血小板等。小檗碱作为传统中药,除了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外,还具有对人体副作用小,细胞毒性小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小檗碱的基本结构符合G—四链体小分子配体的结构特点,近似平面的新月型结构有利于分子与G—四分体的π—π堆积作用;分子中的季铵阳离子可以和四链体负电的离子通道相互作用(静电作用);另外,非完全平面性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分子对G—四链体与DNA双螺旋之间的选择性。因此以小檗碱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有希望获得具有高选择性的G—四链体的小分子配体。 为了系统的研究小檗碱类生物碱衍生物诱导形成和稳定G—四链体的能力、选择性,以及对G—四链体相关生物功能的影响,并研究其相互作用的构效关系和规律,本论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以天然小檗碱为先导化合物,借助计算机辅助分子模拟等手段,设计并合成了几个系列的小檗碱衍生物,并对每个系列的衍生物与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包括: 1、综述了G—四链体结构及其相关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文中概述了G—四体的结构类型及拓扑学特点;G—四链体基因家族的组成,家族部分成员端粒和c—myc、c—kit、bcl—2等癌基因的G—四链体结构特点和生物学功能;以G—四链体为靶点的小分子配体的最新研究进展等。 2、概述了天然原小檗碱类生物碱的结构分类,小檗碱类衍生物主要的药理活性和构效关系,及小檗碱衍生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3、根据前期的研究结果,借助计算机模拟研究的提示,设计、合成了六个系列的小檗碱衍生物:包括9-N—胺链小檗碱衍生物(系列Ⅰ)、9-O—长链胺取代小檗碱衍生物(系列Ⅱ)、9-O—氮杂芳香取代小檗碱衍生物(系列Ⅲ)、六环氮杂环并异喹啉衍生物(系列Ⅳ)等,共32个终产物,其中30个是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经过核磁共振、质谱、元素分析等手段确证。 4、系统研究了小檗碱衍生物与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综合运用CD光谱、荧光光谱、FRET熔点实验、EMSA、PCR终止实验、选择性透析实验、计算机分子模拟、TRAP实验、细胞毒实验、细胞长期增殖实验、RT—PCR等多种实验手段,分别研究了以上几个系列的衍生物与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证明配体可以诱导富G序列形成G—四链体结构,并显著地提高G—四链体的稳定性;与双链DNA相互作用很小;可以有效地抑制端粒酶活性或者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癌基因的转录等生物功能。 5、构效关系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侧链的引入,对于小檗碱衍生物诱导和稳定四链体结构的能力有重要贡献。 2)侧链末端基团的性质对于相互作用影响较大。例如末端带有碱性较强的哌啶环或呱基等的衍生物效果要强于碱性较弱的氨基或者吗啉环,更强于改造前的小檗碱。此外,末端带有氮杂芳香基团,尤其是带正电荷的氮杂芳香基团可以通过多重方式与四链体相互作用,包括与四分体的堆积,与磷酸骨架的静电作用以及与loop碱基的堆积作用等。 3)侧链的长度也会影响衍生物与四链体的相互作用(侧链长于三个碳的配体作用效果明显强于两个碳的);此外,侧链上氮原子的个数不同,其相互作用也存在差异。 4)小檗碱母核的结构对于衍生物与四链体的相互作用有影响。小檗碱的五元含氧环的打开不会破坏配体的高效专一的活性,而母核的面积增加对于相互作用有一定贡献。 5)侧链的位置对于相互作用贡献各异。研究表明,小檗碱在靠近氮正离子的9-位和远离氮正离子的11-位改造,与四链体相互作用的能力相当,但都强于在小檗碱新月形结构内侧改造的13-衍生物。可见,在小檗碱新月形的外侧改造的效果明显好于在其内侧的改造。
其他文献
“新民间文化运动”    近年来,号称“第五媒体”的手机短信息,声势浩大地闯入我们的生活,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几乎无处不在,我们在路上,在车站,在地铁车厢……随处可见打手机的人,收发短信的人。在上班途中,有的人可以一路收发短信,打发时间。手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通信工具,而成为一种大众娱乐方式,成为传播大众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笑话、带点暧昧色彩的无伤大雅的小段子、颇有文学意
药理学研究表明,毛莨科银莲花属植物鹅掌草(Anemone flaccid)总皂苷有显著的抗炎及抗肿瘤作用。本课题前期基础研究已获得鹅掌草根茎中主要皂苷类成分5种,在此基础上继续对鹅掌草二近缘种安徽银莲花(Anemone anhuiensis)、鹤峰银莲花(Anemone hofengensis)的主要三萜皂苷类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从安徽银莲花中分离得到3种皂苷类成分,分别为3-0-α-L-吡喃鼠李糖
核苷酸类化合物是生物体内一类非常重要的含氮有机小分子。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与前身物质,与诸多生命活动息息相关;核苷酸类化合物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量载体与生理调
背景:梓葛冻干粉针(Catalpol and puerarin freeze-dried powder for injection, CPFPI)是本课题组自主研制的治疗脑缺血的中药单体复方制剂,前期已对该制剂的制备工艺和对动物脑缺血模型的改善作用进行了研究,本文观察其对脑缺血的主要证候血瘀证作用,旨在为将其研制成治疗脑缺血的中药新药奠定主要药效学试验基础。本课题得到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CSTC,
过饱和自乳给药系统(Supersaturatable 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 S-SEDDS)被用于提高水难溶性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并显示出了其相较于普通自乳化给药系统更强的促进药物吸收的能力。沉淀抑制剂(Precipitation Inhibitor, PI)通过保持药物在体内的过饱和状态以增加药物的吸收。但其在S-SEDDS中的作用方式,
学习记忆障碍是衰老过程中最常见的神经系统衰老症状,其中最常见的种类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流行病学调查表明,AD的发病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缺乏有关。临床试验表明,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以改善AD患者的认知能力,但由于可能出现的严重副作用,人们开始关注雌激素效应、并能防止雌激素替代治疗出现的副作用的植物雌激素。临床使用表明中药淫羊藿具有改善认知的功能,近年来发现它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