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用菊花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和保健茶饮之一,是江苏省苏北中药材种植基地的主要中药材,微量元素对药用菊花的品质影响很大。本研究采用砂培盆栽试验的方法,通过研究单施Cu、Zn、Se和Zn、Se配施和Cu、Zn配施对药用菊花产量、花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和花中微量元素含量以及花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微量元素Cu、Zn和有益元素Se对药菊内在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从而确定Cu、Zn、Se三种元素在药菊生产上的适宜施用量,为药菊规范化栽培(GAP)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单施Cu肥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施Cu(0.4 mg/kg)能显著提高药用菊花花的产量,显著提高药菊花中总黄酮、绿原酸和黄酮类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的含量,改善药菊品质;施Cu能够提高药菊花中Cu含量,而对花中Fe. Mn、Zn、Se四种元素含量无显著影响,Cu主要集中在药菊根部,药菊各部位Cu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根>茎叶>花。2.单施Zn肥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施Zn (1.0 mg/kg)能显著提高药用菊花花的产量,显著提高药菊花中总黄酮、绿原酸和黄酮类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的含量,改善药菊品质;药菊根中Zn含量随施Zn量的增加逐渐增大,茎叶中Zn含量随施Zn量的增加先增大后略有减少,而花中Zn含量则随施Zn量的增加无明显变化,药菊根中Zn含量略高于茎叶和花中Zn含量;药菊花中总黄酮、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含量三者两两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3.单施Se肥试验结果表明,当施Se量不超过2.0 mg/kg时,能够促进药菊生长,提高药菊花产量、花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总黄酮、绿原酸、槲皮素、木犀草素),改善药菊品质,当施Se量超过2.0 mg/kg时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药菊根和茎叶中Se含量随施Se量的增加线性增加,而花中Se含量与施Se量满足一元二次方程y=-0.8175**x2+6.0045**x+0.1363(R2=0.9956**);施硒对药菊花中铁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对铜、锌和锰含量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药菊花中微量元素含量由大到小为:铁>锰>锌>铜。4. Zn、Se配施试验结果表明,Zn、Se配施对药菊花生物量的累积表现出正交互作用,而对药菊花中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累积的交互作用未达到显著水平;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能对药菊花的产量进行较好的模拟与分析,但不宜用来模拟和分析药菊花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5.Cu、Zn配施试验结果表明,Cu、Zn之间对药菊花生物量的累积和花中总黄酮、绿原酸含量的累积均表现负交互作用,且只有对花生物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适量施Cu、Zn能够增强药菊花中PAL活性,而施Cu、Zn对药菊叶片SPAD值无显著影响;药菊花中总黄酮、绿原酸含量和PAL活性三者中,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