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地铁1号线对周边房价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leu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地铁作为最常见的轨道交通方式,其快速、准时、安全、运量大、污染小等优点使其成为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方式,交通便利性越来越成为消费者购房时考虑的重点,所以能从本质上改善交通拥堵状况的地铁逐渐成为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科学量化地铁对站点周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程度,对合理估算周边土地价格、规划周边房地产项目综合开发、调整城市空间布局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机理,探讨了几种常用模型的研究适用性与科学性,选定Hedonic模型,通过STATA软件,实证分析了南昌地铁1号线对站点周边房价影响的空间效应与时间效应。在轨道交通对沿线房价影响的总的空间效应方面,目前国内研究已经很多,所以本文把研究重点放在轨道交通对各不同分类标准下房价影响的空间效应,并通过图示清晰地展示了不同分类标准下空间效应影响的差异情况。“空间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南昌地铁1号线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半径约为1.5千米,对处于地铁站点沿线周边500m半径区域住宅溢价作用最明显,接着是0.5-1km和1-1.5km半径区域。500m半径区域、0.5-1km半径区域、1-1.5km半径区域与1.5-2km相比增幅分别达17%、12.5%和10.2%;对不同功能区楼盘的空间效应的研究结果如下:南昌地铁1号线对公园区住宅价格辐射半径比商业区和教育区大,并且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公园区、商业区和教育区;对不同物业类别房地产类型来说,地铁1号线项目对别墅影响不明显,对商业地产和住宅弹性分别为29%和6%,对商业地产的影响程度比对普通住宅大;对不同片区住宅楼盘来说,地铁1号线项目对沿线住宅楼盘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红谷滩区、经开区、高新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西湖区和东湖区,从总体上看,南昌地铁1号线对新区或郊区住宅影响程度比对旧城大。“时间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09~2013年南昌地铁1号线建设施工的五年间,前三年里1号线站点500米半径住宅价格均受到地铁建设的正向影响,只是受影响程度是递减的,但到了第四年却出现了负向影响。此外,南昌地铁1号线周边住宅市场对1号线的“正式开工”这一标志性时间反映最强烈,其次是“公布站点”事件,最后是“全线开工”事件。最后对研究结果做了稳健性检验并对本文研究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根据研究结论,分别对政府部门、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提出了建议。如何更有效率的利用地铁建设契机,更好的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社会各主体共同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以某工业园区为例,分析了工业园区集中供热系统的特点,提出热电联供蒸汽热网的设计结构及配汽站管道系统的设计结构。对该工业园区供热管道的3种典型埋地管段的布置形式进行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类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人类文明的进步,提升了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健康作为美好生活的基础保障,一直倍受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无论
明确房地产税法的功能是确立房地产税立法宗旨的前提与基础,对当前房地产税法律制度的改革与重构具有引领、推动、规范与保障的作用。从财税法功能理论框架内房地产税法的三
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引发了国人对于双层股权结构公司的讨论,美国对于双层股权结构的接受与香港形成鲜明对比。本文尝试从双层股权结构在香港发展的既往背景的角度,来浅析阿里巴
胜任力模型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较为前沿的理论成果,将其应用于各类组织的员工培训之中是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方向。针对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员的培训策略问题,首
为解决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WMRA)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问题,提出了掺入Sasobit的WMRA的拌和与成型温度、新集料加热温度的确定方法,对WMRA和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HMRA)
法系论自穗积陈重提出伊始,就存在着对世界法律体系划分标准不一的困难。本文通过学术史的考察认为,以往的中华法系研究基本上没有跳出法系论的框架。事实上,中华法系研究不
针对西安市主城区外围地铁线路多处于地裂缝研究空白区的实际问题,采用人工地震勘探与钻探方法研究查找地裂缝,为地铁线路穿越地裂缝的设防提供基础资料,其中人工地震勘探方
选择宾馆、银行、电信公司等服务性企业的805名员工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承诺、组织公平感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承诺、
中国特保机制是我国入世法律文件确立的,自我国入世之日起对我国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制度。十多年来,特保措施成为美国、印度、欧盟等 WTO 成员对华实施贸易救济的新手段。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