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广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英语学习不仅停留在词汇、句法等层面,而是要以语言为媒介多方面地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因此,英语教学者和学习者都必须更好地了解文化学习。这样一来,就使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变得尤为重要。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目前对文化教学研究的数目不少,但研究对象大多集中于国办高校,而有关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这一特殊的群体的文化教学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及对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这些学生的有关社会文化知识水平现状的调查发现,这些学生社会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跨文化交际能力不高,因此在这些学生大学英语语篇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萨皮尔—沃尔夫假说为本文的主要理论支撑。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有两个部分:1语言决定论,即一个人的思维完全由母语决定的。2语言相对论,即语言结构有无限的多样性。萨皮尔——沃尔夫假说让人们进一步认识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另外,这一假说对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等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引用该理论主要达到3个目的:1.找出民办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2.找出针对民办高校本科生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途径。3.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跨文化的角度回顾了国内外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对前人所做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不足,并结合我国民办高校本科生的实际情况,简述了对民办高校本科生进行文化导入的必要性。第二章理论框架部分主要介绍了语言与文化、对以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理论为支撑的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以及对研究后所得数据的分析。本文使用的研究工具为问卷调查、访谈和测试。其中问卷调查的编写是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文化意识的目标要求为基础,全面了解山东英才学院本科生大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在英语语篇教学中组织文化教学,进行文化导入,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此问卷分为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种,其中教师问卷10个问题(单项选择题的形式),(问卷详见附录一);学生问卷12个问题(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详见附录二)。笔者在2012年上学期对山东英才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外部45名教师,200名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此外,为了对调查问卷所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补充,笔者在结合自己多年大学英语教学经验的同时,又多次对山东英才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外部部分英语教师和全院部分学生分别进行了个别访谈,从而为本研究补充了更为有效的信息。为了保证访谈的效率,笔者设计了详细的访谈提纲,参见附录三和附录四。教师访谈提纲中的问题(参见附录三)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大学英语教师对英语语篇教学中强调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认识,二是围绕调查问卷中所涉及的问题了解教师认为目前大学英语语篇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困难是什么,有何建议。学生访谈内容(参见附录四)主要包括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对西方文化知识学习的困难等问题。最后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大部分民办高校本科生大部分同学很清楚西方文化知识导入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也对此很感兴趣;但是他们对西方文化知识和跨文化知识了解的太少,不知该如何应对文化冲击的现状;2.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材中涉及到中西文化差异内容的语篇不是很多3.民办高校本科生大学英语教师都能认识到西方文化知识导入在英语语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在英语课上不经常导入西方文化知识,对有效导入西方文化知识的途径不是很熟悉。最后还有就是大部分教师缺少国外留学以及文化知识导入的相关培训。第四章是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对民办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最后一章讨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启示。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不可能对所研究话题做到穷尽的研究,分析过程中的一些主观因素在所难免。本文以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理论为支撑的对民办高校本科生进行文化导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该研究弥补了在民办本科高校进行文化导入研究的空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其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民办高校本科生社会文化知识的现状,促使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文化导入,与此同时,它也可以积极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培养学生文化学习兴趣,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