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是一种广泛种植的作物,而大豆花叶病是侵害大豆的最普遍的一种疾病,在世界各处均有报道。大豆花叶病可导致严重的减产,每年都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人们从可以抵抗SMV侵染的大豆株系中研究抗病基因,迄今为止,已经鉴定出三个控制对SMV抗性的独立基因位点,分别是Rsv1、Rsv3、Rsv4。Rsv3位点被定位到14号染色体(B2连锁群)上,位于分子标记A519和M3Satt之间。在这两个分子标记之间约154.1kb的区域中,有5个CC-NBS-LRR类型(CNL类型)的抗病基因,分别为14g38500、14g38510、14g38540、14g38560、14g38590。本研究对多个抗性品种大豆(Harosoy、Tousan140、129, J05)中的这5个基因进行PCR扩增。以Williams82全基因组为参考序列,在5’UTR、3’UTR设计引物。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扩增与测序,一种是用非特异性引物扩增后混合测序,测序结果进行拼接,用此方法得到了38500和38510的序列;另一种是针对每个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了38540和38560的序列,38590尚在测序中。将获得的序列连同本实验室已有的一些感性品种的Rsv3基因序列一起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38500、38510在抗感品种间的差异很小,而38540、38560在抗感品种间的差异较大且还发生过重组事件,通过电泳条带推测38590可能在抗性品种中有过片段丢失。研究初步推断Rsv3位点发挥抗性功能的基因为38540、38560,但仍需后续的转基因功能验证。了BAC基因组文库。10倍覆盖率的文库建完后,我们利用SSR分子标记在其中筛选覆盖到化W位点的单克隆,总共筛选到3个阳性克隆,但并未完全覆盖化W位点,两两之间分别有14.13化、39kb的Gap,需通过PCR补全。早熟18全基因组BAC文库的构建为今后对抗性大豆品种中的化vJ和化W位点基因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得到Rsv3位点的全长序列以帮助研究,我们用早熟18品种构建了BAC基因组文库。10倍覆盖率的文库建完后,我们利用SSR分子标记在其中筛选覆盖到Rsv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