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经济“新常态”的概念,把技术创新摆在了重要的战略发展位置。围绕这个主题,结合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贸易大国的现实,如何充分有效利用对外贸易的技术扩散和转移,实现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是值得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基于此,本文从吸收能力的视角,结合门槛回归模型对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展开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的机制机理,包括对研究方法、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吸收能力等的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中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现状分析,主要是对我国各省市进口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吸收能力的水平,以及选取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巴西等8个国家作为中国的主要贸易国家进行进口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第四部分,对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利用2000年-2016年中国经济面板数据,结合L-P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作为吸收能力的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对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均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当一个地区的吸收能力未跨过门槛值时,吸收能力的提高会显著促进该地区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果,当地的技术发展有赖于对外来科技的吸收、模仿和创新;当吸收能力跨过门槛值时,吸收能力的提高会显著抑制该地区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果,且这种抑制作用要强于未跨过门槛值时的促进作用,当地的技术发展逐步摆脱对外来技术的依赖,转向独立的自主创新;第二,中国整体的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仍有待发展,大部分省市在短时间内不具备跨过门槛值的条件。第五部分针对实证结果和分析,对跨过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门槛值前后的省市如何促进当地技术发展提出政策建议。第六部分,结论与未来展望,对本文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针对本文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提出的完善办法和思路,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