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淀山湖是上海境内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也是黄浦江上游的重要水源保护区,淀山湖的水质将直接关系到上海市民的饮水安全。受上游来水及当地养殖业发展的影响,近十几年来,淀山湖的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水质综合指标由过去的Ⅱ类水下降为目前的Ⅴ类或劣Ⅴ类。针对这一现状,上海市政府非常重视淀山湖的污染治理与水源地的保护。近年来,水务和环保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如取缔网箱养鱼、控制沿湖企业排污、建设湖泊水源涵养林带等,由此保证了全湖水质的总体相对稳定,但其富营养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的遏制,特别是夏季时节,淀山湖局部水域频发蓝藻水华,除严重影响了湖区的景观外,更重要的是会危及黄浦江中游水源地的水质。为此,自2008年上半年开始,有关部门在淀山湖上游来水区、湖滨带和敞水区等典型生态水域,采用生物治理技术及内源污染的控制方法,设立了多个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和预防蓝藻水华发生的试验性工程,目的是依据淀山湖水域的生境特点,通过试验研究和总结,提出控制淀山湖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的实用技术。本研究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对淀山湖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等生态学参数进行了调查,同时分析了淀山湖浮游动物生态学参数与水体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通过重点调查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东方绿洲控藻区内、外浮游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现存量,研究了生态修复措施对淀山湖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鉴定出浮游动物80种,其中轮虫46种,隶属于10科18属;枝角类21种,隶属于6科10属;桡足类13种(不含无节幼体)隶属于6科11属。浮游动物种类数在冬季最少,夏季最多。其中各季节的种类组成均以轮虫为主,其种类数的变化趋势与浮游动物总种类数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提示淀山湖轮虫种类数的变化决定了浮游动物总种类数的变化。2、淀山湖浮游动物优势种为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曲腿龟甲轮虫(K.valga)、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角突臂尾轮虫(B. angularis)、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简弧象鼻溞(B. coregoni)、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广布中剑水蚤(Microcyclops leuckarti)、球状许水蚤(Schmackeria forbesi)和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3、淀山湖浮游动物的月平均密度为356±334ind./L,最高值出现在2009年5月,为1260ind./L,最低值出现在2008年12月,为52ind./L;淀山湖浮游动物的月平均生物量为12.67±12.53 mg/L,最高值出现在2009年7月,为40.85mg/L,最低值出现在2008年12月,为1.45mg/L。水平分布上,浮游动物现存量在S11样站最高,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达208ind./L和22.77mg/L,S9样站年平均密度最低,为208ind./L;年平均生物量最低点出现在S7站位,仅为6.91 mg/L。4、从水平分布上来看,淀山湖全年的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在各样点间的变动范围为1.566~1.856,平均值为1.717±0.088;就逐月变化而言,淀山湖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变动范围在0.910~2.187之间,平均值为1.718±0.329。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初步评价发现,淀山湖水体总体呈现α-中污型污染程度。5、通过淀山湖浮游动物生态学参数与水体理化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可知,氨氮、总氮和BOD5与浮游动物的种类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水温与浮游动物种类数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通过对淀山湖中浮游动物的密度、生物量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同浮游植物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浮游动物密度同浮游植物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浮游动物密度同蓝藻门种类数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同绿藻门种类数有一定的负相关性,但相关不显著。6、通过对东方绿洲控藻区围栏内外水体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调查,发现浮游动物的组成在围栏内外差异不大;对围栏内外浮游动物的年平均密度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也表明,浮游动物在围栏内外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与历史资料相比,淀山湖浮游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有下降的趋势,水体的富营养化对其现存量影响较大;生态修复试验工程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还没有明显呈现,表明浮游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一定的滞后性;蓝藻水华的出现会影响大型浮游甲壳动物的生长和繁殖,而有利于小个体种类增殖而形成优势。大型枝角类可以较好地滤食蓝、绿藻等水华藻类,以上现象的出现提示我们应该结合鱼类调控、浮游动物引种和水生植被重建等综合措施,才能较好地恢复和重建淀山湖的生态系统,从而保持湖区水质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