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对富有实际意义、应用广泛的Al基合金系统Al-Zn-Cu三元系相图的20℃和200℃等温截面低铜部分进行了研究.20℃等温截面的研究主要采用了合金法,针对T′(Al<,4>Cu<,3>Zn)相在室温下是否能稳定存在,该相与周围各相的相关系如何,以及ε(CuZn<,4>)相含Al过大(以前的研究认为高达18at%)等问题,在相应的相区选取了14个典型的合金成分,经过长达1100小时的阶梯退火,利用显微组织观察、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确定了各合金的相组成和各相的成分.200℃等温截面的研究采用了合金法和扩散偶法两种相图研究方法的结合,在文献推荐的Al-Zn-Cu三元系相图的200℃等温截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铜含量低于20at%的区域中各相的成分范围和平衡关系不明确,并且在此相图中,若将α+β+T′三相区中α+T′及β+T′两相平衡边界线向Al-Zn侧延伸,则可得出α相的Zn含量为20at%,β相的Al含量也可达20at%,这明显与Al-Zn二元系的相关系相矛盾.此外还有Zn在Al<,2>Cu<,3>相中的溶解度过大(高达13at%)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选取了13个典型的合金成分,进行了组织均匀化和平衡冷却至200℃的热处理;制作了两种Al/Cu/Zn纯组元扩散偶,经过200℃长时间的保温处理.利用显微组织观察、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确定了各合金的相组成和相成分.最后以该实验的实验数据为依据,结合已确定的二元相图的结果,对20℃和200℃等温截面图做出了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