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荒漠灌区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苜蓿产量质量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feng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干旱荒漠绿洲区大田试验条件下,以甘肃省主栽品种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Gannong No.3)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研究了不同播种量(12、16、20、24 kg/hm~2)和等行距配置(10、15、20 cm)及不等行距配置(60+40cm、60+30 cm)对苜蓿产量产量的影响,以期通过栽培措施的调控,挖掘紫花苜蓿的生产潜力,为进一步实现紫花苜蓿的高产、质优提供理论依据。其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及交互作用对苜蓿株高、干草产量、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有显著影响,对叶茎比、鲜干比、粗脂肪、钙、磷含量无显著影响。株高和干草产量随播种量和行距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行距为20 cm时,播种量为16 kg/hm~2,苜蓿的株高最高(105.47 cm),播种量为20 kg/hm~2,干草产量最高(25386.6 kg/hm~2)。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播种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随行距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播种量为12 kg/hm~2,行距为10cm时,苜蓿的粗蛋白含量最高(200.56 g/kg),酸性洗涤纤维(292.58 g/kg)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294.96g/kg)最低。2、对不同播种量及行距配置下苜蓿地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及土壤呼吸季节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均随播种量和行距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播种量为16 kg/hm~2时,行距为20 cm时,3种酶活性最高,在表层0-20 cm土层3种酶活性高于20-40 cm土层。3种酶及土壤呼吸随季节变化明显。碱性磷酸酶、脱氢酶活性及土壤呼吸在夏季最高,春季最小,而脲酶在秋季达到最高,春季最小。3种酶与土壤呼吸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3、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2015-2017年各组合的株高、干草产量、叶茎比、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鲜干比、钙、磷等指标平均值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播种量为20 kg/hm~2、行距为20 cm是荒漠灌区苜蓿产量(23927.83 kg/hm~2)和品质最优的组合。本研究结果对苜蓿的栽培与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我国股指期货自2010年4月16日推出以来便受到市场的质疑,常常被认为是股票现货市场非理性波动的助推器。2015年6月的股灾期间,我国股市出现了断崖式暴跌,并历经多次千股跌停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些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面貌发生了积极转变。与此同时
近年来,在无机化学这棵大树上,结出了一颗丰硕的果实——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Metal Organic Frameworks)。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中,人们对MOFs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它是
近年来,基于新型近红外有机小分子荧光染料及探针的生物荧光成像技术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在常规罗丹明体系中引入桥连杂原子可对染料分子光学性质进行调控。相比传统罗丹明,硅基罗丹明和磷基罗丹明的最大吸收和最大发射波长均红移至近红外区,满足了近红外生物荧光成像要求。在本论文中,我们致力于设计新型硅基和磷基罗丹明染料的合成路线,并构建磷基罗丹明荧光探针PR-HOCl和PR-ONOO-,进一步通过光谱分析手
通过物理包裹或化学键合的方式将小分子光敏剂与载体结合成纳米药物输送体系,可以克服小分子光敏剂缺乏肿瘤选择性和水溶性差等问题,提高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其独特的价格发现、风险规避功能在农业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对农产品期货市场与现货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村金融则是农业系统有效运行的“血液”子系统。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实际来自传统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非常有限,大量的小额信贷需求得不到解决,与
在小额信贷机构受到世界关注的大背景下,本文以发展中国家小额信贷机构数据为研究基础,采用结构化方法,将成本函数模型与效率函数模型相结合,使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在能
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研究发现乳酸菌对重金属有一定的吸附能力。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性、保健性要求的提高,具有重金属吸附能力的乳酸菌显现巨大的应用前
智能科技的进步以及用户需求的改变,使得具有直观表现能力的三维立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同时涌现出大量的三维模型数据。为了合理利用现有的三维模型数据信息,提高资源的复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