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学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对中国传统诗学具有强大的制约和影响。儒家元典不仅是传统诗学生成的主要精神资源,而且中国传统诗学主要范畴和命题也由元典本身及其阐释文本所提出。作为活着的文化传统(而非传统文化),儒家元典并没有丧失其现代价值,而是当代文论建设应该充分利用的资源。但是,近百年来的中国古代文论(诗学)研究却较为忽视儒学在传统诗学中的积极作用。本文之所以选择该题目,一方面是对儒家诗学作文化的寻根探源,力求从根本上了解中国传统诗学的特质;另一方面是回应当前学界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讨论,试图为传统文论之现代转换寻求借鉴。本文认为,儒家元典具有丰富的当代可资借鉴的文化遗产,返回母语精神家园,让中国文论焕发时代光彩,这是新世纪中国传统诗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本文的创新意义在于,第一次系统地从儒家元典的角度分析了儒家诗学生成的文化背景、文化精神、诗学精神;借鉴话语理论系统分析了儒家诗学话语的语言观、意义生成、言说方式;第一次较为详尽分析了儒家元典的阐释形态(经学、玄学、理学、朴学)包含的诗学阐释学。与前此对中国传统诗学研究不同的是,本文不仅有意识借鉴了西方阐释学和话语理论对儒家元典进行“重读”,而且在论述的范围上也有意识将儒家元典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因此突破了单就某一经典的文化解读所带来的局限,从而能更全面地认识儒家元典对中国传统诗学的真正意义和儒家诗学的真实面目。 本文主要从文化学、阐释学、话语理论诸角度对儒学的经典文本——儒家元典——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在认真阅读原文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其文化精神和诗学精神对中国传统诗学的影响和制约,儒家诗学话语的意义主成。言说方式以及个案分析,儒家元典及其阐释形态中的重要阐释学命题。论文共四章:第一章“儒家元典的文化精神”,集中分析了儒家元典蕴涵的“人文精神”。“中和精神”、“自强进取精神”、“忧患意识”等文化精神,从而说明,儒家元典对中国传统诗学的影响首先是源于儒家的文化精押,这种影响才是本原性的;第二章“儒家元典的诗学精神”,集中分析了“以文化成的教化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怨而不怒的含蓄精神”、“刚俊 玉中正的风骨精神”、“通变则久的创新精方中”、“宗经复古n‘纹 学精神”。本章对学界探讨己多的诗学范畸和命题作出了不同的理解。第三意“儒家诗学话语”、探讨了儒家的语言观和言语论,分析了儒家诗学话语意义主成万式(“依经立义”入 言说方式丁‘春秋笔法”入 最后以《诗经》为例,具体分析了诗学话语所包含的三层意义。第四童“儒家诗学阐释学”分析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中的诗学阐释思想,就“以意逆志”、“诗无达沽”、“言意之辨”、“六经注我”、“无征不信’“等阐释命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儒家元典中蕴涵了丰富的阐释学思想,尚需作进一步的发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