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是当今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在欧美发达国家不论男女均已占常见肿瘤的首位,在我国沿海城市肺癌在男性中已占首位,在女性中居第二或第三位。高水平氡及其子体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据调查,人类所受天然辐射中50%来自氡及子体发出的α粒子,因此研究氡致人类肺癌的机制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约80%的人类癌症起源于上皮组织,但以前的致癌机理研究多集中于整体动物实验或成纤维细胞的体外转化实验,因此采用上皮细胞的转化模型进行辐射致癌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室早期的研究表明,Annexin Ⅰ基因是α粒子诱发大鼠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高丰度表达的基因之一,提示Annexin Ⅰ表达可能与细胞恶转有关。近年来发现其表达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但与肺癌的关系尚未见文献报道。 为了探讨Annexin Ⅰ与人类肺癌的关系及其在癌症中表达升高的意义,本课题利用人乳头状病毒HPV18转染建立的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F2D作为模型。BEP2D细胞较正常的支气管细胞获得了永生化,便于传代培养,并且未出现恶性转化特征,但具有受到外界因素作用易产生恶性转化的趋势,因此采用此模型研究Annexin Ⅰ在细胞恶性转化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较以往体外研究中绝大多数直接以肿瘤细胞系为模型更具优势。通过Western印迹、Northern印迹、细胞免疫化学技术检测BEP2D细胞及α粒子照射转化后BEP2D细胞中Annexin Ⅰ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及分布,观察了钚-238(3.94Mev)α粒子照射导致细胞恶性转化后Annexin Ⅰ表达改变与细胞转化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Annexin Ⅰ表达与肺癌的关系。通过亚克隆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