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21世纪以后我国针对农村贫困居民而发展起来的一项社会制度。由于中国庞大的农村人口以及众多的农村贫困人口,一直以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都被视为我国社会救助的核心部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保障低保群体基本衣食需要的同时,更影响了农村整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作为关系到亿万农村贫困人口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又是其能否实现制度目标,达到保障贫困农民基本生活展现生命力的关键。因此,需要对其可持续性进行深入研究,以对现在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并提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文首先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与论文有关的理论基础和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在梳理了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历程,并对当前我国农村低保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对影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持续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再从影响农村低保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设计、制度运行、制度监管、制度调整和制度目标实现五大方面构建农村低保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以上犹县为实例,开展实证研究,最终得出上犹县农村低保制度的整体可持续性水平,以此来通过定量的方式确定农村低保制度的可持续性程度。最后,对以上各方面进行系统思考并直观的通过各指标对影响农村低保可持续性发展较大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在论文的结构上,本文从五个部分来写:首先第一部分(第1、2章)是绪论和理论基础部分,主要是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并提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文章的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的创新点;并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同时介绍本文所涉及到的一些理论基础;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介绍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第二部分(第3、4章),分析影响农村低保制度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农村低保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上犹为实例,对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逐一进行实证调研,得出农村低保可持续性整体水平。第四部分(第5章),针对前文得出得综合评价水平从丰富低保资金筹集渠道、提升低保队伍人才建设、科学制定低保标准和提高制度灵活性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第五部分(第6章),主要是对本文进行总结,同时提出本文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以及后续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