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产权担保的法律定位——以抵押为视角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an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产权作为科学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伴随着知识产权的发展,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知识产权担保市场也逐步兴起。但与日益兴起的担保需求相比,实践中知识产权融资担保的发展远不如预期,且存在诸多困境,从而导致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遭遇融资瓶颈。究其原因,缺乏法律制度强有力的支持和保护是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质押担保的法律规定,不仅在理论上存在较大争议,在实践中亦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如何正确定位知识产权担保的法律性质、寻求最佳的知识产权担保方式以促进知识产权担保的发展,意义重大。虽然我国《物权法》、《担保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等法律规范已将质押作为知识产权担保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予以运用,但理论与实践中面临的双重困境使之具有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价值。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手段,对知识产权担保制度进行系统的解读和剖析,挖掘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存在的根本问题,阐述和论证知识产权抵押担保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以期对知识产权担保制度的发展有所裨益。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比较法上关于知识产权担保制度的研究,介绍并分析不同法系国家对于知识产权担保的法律规定,以此拓宽研究视野,进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中提取可资借鉴的有益之处。第二部分,梳理我国知识产权担保制度的发展历程,剖析我国现行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制度在实务操作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厘清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在立法上的拘囿及适用动产质权规则所产生的实践羁绊。第三部分,以知识产权自身特性为出发点,在准确认知抵押和质押区分标准的前提下,对我国意定担保物权体系提出完善建议,并从登记公示、适用抵押规则等方面阐述知识产权抵押担保制度的正当性和必要性。第四部分,以知识产权抵押担保为理论基础,同时借鉴美国《统一商法典》第九编中的“动产担保一元化”制度的立法精神和立法技术,对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担保的立法体例和具体法律规范提出相关立法建议,以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担保制度,促进知识产权融资担保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学位
劳动权利是劳动者获得生存权的基础.没有劳动权,生存权利也没有保障.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劳动法立法的根本宗旨,也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就是一
我国1991年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督促程序,但是在具体实践中,督促程序的利用率和生效率都很低,不但未能发挥督促程序应有的诉讼功能,程序空置成为摆设,也使大量民事债权债
现代风险因素的增多导致司法实践中胎儿损害赔偿案析数量日益上升.五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均陆续发生关于胎儿期内遭受不法侵害的诉讼案.中国近年来也有此类案件出现并引起众
人性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人性是什么,人性又怎么样,法律科学与人性又是什么样一种关系呢?西方哲学认为人性是恶的,因而西方法治得以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之上;中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