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系统中电致对流机理分析及实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ey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流控芯片系统是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的发展而快速崛起的一项高新技术,它是将样品制备、生化反应、分离与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用以完成不同生物或化学反应过程,并对其产物进行分析的一种多学科交叉技术。微流体驱动技术是微流控芯片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实现微小体积流体的精确操控以及微系统的动力供给、样品输送等目的,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电场机制为基础的微流体驱动研究中,由于系统中不同位置离子浓度差异导致的微流体流动现象称为电致对流。该因素对微流控芯片系统研究中的实验结果具有很大影响,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深入探究电致对流现象的机理,并对其有效利用展开研究。论文综述了微流体驱动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直流电渗和交流电渗微流体驱动机理依据,以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揭示了电致对流流体流动的机理,并对传统微流体驱动中不能解释的反向等现象进行了合理分析,研究了不同参数对电致对流的影响,预估了不同条件下的电致对流实验现象。以电致对流的理论分析为基础,建立了电致对流芯片系统的二维仿真模型,进行了相关控制方程以及边界条件的设置,通过求解电荷守恒方程、对流-扩散方程以及Navier-Stokes方程,分别对电致对流芯片系统中的电场、浓度场以及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为实验研究提供了仿真依据。电化学反应是微腔中产生电致对流的基础,电流密度实验是检测溶液中电化学反应发生的一种最有效方法。电化学反应的发生导致着溶液中PH值的变化,本文利用荧光素检测溶液的PH分布,为本文电致对流机理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利用电致对流进行粒子收集是一种全新方法,以直径分别为0.5μm和3μm的聚苯乙烯微球为实验研究对象,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进行粒子的快速收集实验。这种粒子收集方式结构简单,收集速度快,尤其对直径为几个微米的粒子具有较好的收集效果。分析电致对流中流体的流速是研究电致对流的关键,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电致对流流体流动现象,并测量不同参数情况下的电致对流流速大小。将实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仿真分析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论文目的是研究铝土矿选择性絮凝工艺,包括试验研究影响该工艺的各种因素、基于高岭石和一水硬铝石晶体性质、表面电性质开发高效的铝土矿选择性絮凝药剂、通过化学动力学模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越来越引起每个人的关注,并且已有很多国家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如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的目标。在此大环境下,耗
可变气门技术,使得汽车发动机气门配气方式以及可调节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动力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传统的凸轮轴式可变气门执行系统的气门特性,受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学位
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古陆中段的湘东北地区是湖南省重要的产金基地之一。区内金矿床主要产于中元古界冷家溪群一套浅变质碎屑岩地层中,前人称之为“改造型金矿床”(王秀璋等
欧美信息化技术成熟较早,19世纪末互联网覆盖率就接近40%。其中,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农业电商较为成熟,基本走资讯服务和交易平台两个方向。从促进农业电商发展的因素来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