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亨利·菲尔丁是英国18世纪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批评家和诗人。他的代表作《汤姆·琼斯》代表着英国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他本人也曾被司各特誉为“英国小说之父”。菲尔丁的文学创作理论对其之后文学创作的影响深远,值得我们今天的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试图用20世纪叙事学的理论来探讨《汤姆·琼斯》的叙事策略,从叙事视角出发,对小说中叙述者的功能进行全面阐释和探讨,为解读菲尔丁的叙事艺术理论提供一个新视点。第一部分是文章的引论部分。这一部分首先简介了菲尔丁的生平以及他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接下来概括了《汤姆·琼斯》的故事梗概、材料来源、批评回顾等,同时对文章所运用的文艺理论进行了介绍,其中介绍了法国结构主义叙述学家热奈特的理论和美国文论家韦恩·布斯的理论,并对本篇论文所涉及的一些术语作了概括和界定以及本文的研究重点和意义。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从4个方面分析了《汤姆·琼斯》中的叙述者功能,提出叙述者主要有组织功能、交流功能、思想功能与修辞功能。其中主要依据的是热奈特对于叙述者功能的划分。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叙述者的组织功能。组织功能与叙述文本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与小说的话语呈现方式有关联,包括故事的内部组织形式。通过此功能,叙述者起到了指明内在结构、调节叙事角度和概括作品意义的作用,同时指引着读者的注意力。第二章分析了叙述者的交流功能,指出《汤姆·琼斯》中的叙述者是一个戏剧化了的菲尔丁,他在整部作品中间时不时的站出来与读者就情节发展、人物性格甚至是社会风俗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直接交流,实际上发展了一种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持续的亲密关系,这本身就构成了一个独立的情节。通过这种叙述者和读者之间构成的和谐的关系,叙述者通过自己的权威实际上指导着读者对于文本的阅读,影响着读者对于文本的理解。叙述者本人面向读者,力图与他建立或是保持联系,甚至是相互对话。也就是说叙述者与读者之间有着互动交流的过程。第三章探讨了叙述者的思想功能。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菲尔丁在《汤姆·琼斯》中所倡导的道德观是一种尊重人性的自然道德。接着通过分析叙述者对于情节以及人物频繁的评价来说明叙述者的思想功能对于作者宣扬他的道德观和促进小说的道德教化目的起着重要作用。第四章分析了叙述者的修辞功能。这是《汤姆·琼斯》叙述者的一个显著功能。小说中的叙述者经常采用反讽来对小说中的人物或是事件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这种作为技巧手段的修辞选择又构成了叙述者和读者的亲密关系并且使读者与小说中的人物拉开距离,让读者时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来看待虚拟文本中的人物,这不仅使读者深刻体会到反讽和戏拟修辞的艺术效果,更强化了小说的喜剧风格。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结论部分。通过以上几章对于对《汤姆·琼斯》中叙述者的功能进行的较为详尽的研究,本文作者分析了叙述者对于文本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赋予作品更加深刻的意义,也表现在对于读者审美体验的提升。从而得出结论——《汤姆·琼斯》中的叙述者的多种功能为揭示主题和促进艺术效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