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编队分布式MIMO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xiao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通信作为当下通信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军事应用和航天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卫星通信事业的发展,各个国家纷纷发射了许多卫星,导致轨道资源和频谱资源越来越珍贵。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卫星通信需求,节省研制和发射成本,微小卫星的研制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对微小卫星进行编队除了能使其具有单颗大卫星的功能之外,还具有覆盖更灵活、系统更稳健、更新周期更短、成本更低廉的优点。现有的微小卫星编队方法计算复杂度高,误差会随着时间变大,不适合实际应用。为了方便初期理论分析,本文第二章根据卫星编队飞行时相对运动的轨道参数提出了一种新的编队构型设计方法,能够根据期望的队形简便地计算出绕飞卫星的轨道根数。对卫星进行编队是构成分布式卫星MIMO系统的基础。卫星分布式MIMO系统可以利用编队的分布式构型,为通信信道提供空间宏分集,增大信道容量。本文第三章对MIMO系统的空域相关性和容量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MIMO系统空间相关性的因素以及MIMO信道相关性对其信道容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极化天线去相关技术对MIMO系统相关性、容量和误码率的改善。最后提出了一种搭载极化天线的卫星分布式MIMO系统的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对编队卫星分布式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和误码率进行了进一步仿真分析。证明利用极化分集的编队卫星分布式MIMO比传统的单天线系统和集中式MIMO系统有更大的信道容量和更好的误码率性能。智能天线技术和分布式MIMO系统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增加编队卫星分布式MIMO系统的容量和抗干扰性能。智能天线波束成形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卫星点波束的指向,从空域上实现干扰消除和信号增强。实现波束成形有LMS算法、RLS算法等。本文第四章先对LMS算法和RLS算法进行了仿真,然后对LMS波束成形算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一种简化的变步长LMS算法。该算法对迭代误差范围进行判断,在某个范围内使用一种步长。使得求解天线元权值向量的迭代过程中不需要频繁地对步长进行求解,从而达到减少算法复杂度,节约硬件资源的目的,符合小卫星硬件资源少、功耗低的特点。经过仿真验证,该算法是有效的。本文第五章是结束语,对全文的工作成果以及不足的地方进行了总结,并计划了下一步的工作。
其他文献
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流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数据中心流量模型也由以传统的南北向流量为主向东西向为主转变,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由传统的电分组交换网络拓扑向光电混合网络拓扑演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每一天都有大量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如何快速安全的传输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编码很好的满足了快速安全传输信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上文本、图像和音视频数据有了快速地增长。数字水印是一种为这些数据提供隐蔽通信、版权保护、载体认证等服务的技术,近年来成为信息隐藏领
我国冬小麦种植面积大,是华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而冬小麦的倒伏是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冬小麦灾害综合评估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对倒伏冬小麦产量准确评估的研究对农业灾害的损失评估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针对传统倒伏作物产量评估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和光谱分析技术的倒伏冬小麦估产方法。通过对中国农业科学院廊坊产业园试验田的冬小麦进行倒伏模拟试验,采用人工方式形成不同等
协作通信技术是无线网络应用中备受关注的技术。通过中继节点的协作转发,获得空间分集增益,从而在实际环境中实现类似MIMO的效果,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目前多数对协作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