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梦、幻——汤显祖人生与戏曲研究初探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qsh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汤显祖是明代晚期一位富有浓厚思想家气质的戏曲作家,他的"临川四梦"以其深邃的思想意蕴和完美的艺术风格堪称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巅峰之作.该文从整体角度出发,以期通过分析汤显祖的人格理想与戏曲创作的关系,把握"临川四梦"中蕴含的深意及其价值.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汤显祖人格理想的内涵、形成这一人格理想的人生经历背景以及当它在现实层面中无法实现时,汤显祖在人世与佛道之间两难归依的矛盾心理.汤显祖的人格理想是在传统思想的熏染和时代思潮的激荡下,受到他蹇涩坎坷的仕途经历的影响而形成的,其内涵有三:贵真坦诚的处世态度、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和心有所主的价值立场.在封建末世的现实背景中,汤显祖的这一人格理想带有理想化的色彩,因而必然会在与现实的碰撞中遭受挫折、归于失败.第二部分论述了汤显祖"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戏曲创作观:"情"是戏曲审美的核心;"梦"是戏曲审美的途径;"真"是戏曲审美的追求.汤显祖的人生观和哲学思想是他的这一文艺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具体解读了汤显祖的戏曲作品(包括《紫箫记》和"临川四梦").认为作品中寄托了汤显祖对"至情"和理想世界的向往,渗透着他对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同时也蕴含了他在积极地探寻社会人生的出路后终究无路可走的幻灭感和困境意识.它们是汤显祖从"情"到"幻"的心路历程在艺术世界中的体现.结语部分概括出"临川四梦"与汤显祖的人格理想以及戏曲创作观是肉、骨与血的关系,正是这三者的完美结合,才有了汤显祖和"临川四梦"在中国戏曲史和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和成就.
其他文献
本文以常用插入语“俗话说”为研究对象,运用句法学、语用学和篇章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主要采用语料调查、历时与共时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
在当代作家中,汪曾祺是一位文体意识新颖强烈的作家,他不断进行文体创新实践,从而使其作品形成了独特的文体风格,因此,对其文体特色的研究成为汪曾祺研究的重点。文体作为一个由一
该论文主要从唐诗研究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对该学术史的源头——唐人论唐诗的原始状况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建国以后的相关研究较多,取得不少成绩,但自觉地从唐诗研究学术史的角度
常论佛教法门种类繁多,有八万四千种,其中“不二法门”最为殊胜。“不二法门”在中土的流传不仅对我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还对我国文人与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盛唐时期尤是
该论文研究的出发点是以中文网络文学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来分析网络文学的审美精神--以网络文学的游戏性为本质的后现代特征.文学网站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写作题材呈现"多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