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纷纷掀起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教材和读本都属于重要的课程资源。现行化学教科书,语言简单,对知识陈述不完善,课文不能有效地指引学生阅读和独立获取知识,学生不可能通过阅读教科书而完整地掌握知识,必须经教师教学才能让学生学到相应的知识。本研究力求为有效扩充我国化学教材而编写出优良的化学读本。本文以“中学化学读本的编写初探——以《原子结构读本》为例”为研究课题,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通过分析文献,对相关学科知识、化学教材和教育理论的研究,研究中学化学读本编写的基本原理,并构建编写读本的基本框架,并以此设计了《原子结构读本》。原子结构读本主要包括“早期的原子理论、现代原子理论——原子和原子核、现代原子理论——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现代原子理论——核外电子的排布”四个部分的内容。课文编写融合了近代课文编写元素,形成图文并茂、尽量适合学生理解、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具有严密逻辑性又不失活泼性的课文。这也算是对化学课文编写的新尝试。通过对该《原子结构读本》使用的有效性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对该读本持赞赏态度,认为该读本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化学知识的兴趣;该读本能给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便利的机会。参加阅读实验的大部分学生通过认真自主性地阅读该读本,能够比较透彻地掌握“原子结构”相关的知识——了解原子理论的发展过程、明白原子的微观结构、了解原子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一些联系,还能学习到一些学习知识和探究知识的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以研究该读本为范本,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编写化学读本的理论,并对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修改和编写提出了一些方法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