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过程中,资金流长期不受重视导致了供应链中的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给各类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流动压力,尤其是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因规模小、信用不足、缺少担保条件等,难以从银行融资,资金压力更大。供应链企业间的资金链紧张,将导致整个供应链发展不均衡。
本文首先回顾了供应链融资产生的理论背景及国内外企业实践情况;接着,对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概念、特点及参与主体进行简单的分析并阐述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文章探讨了银行开展供应链融资的两种思路:银行与供应链中核心企业联盟的模式及银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的模式,阐述了这两种模式下的融资流程,并运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了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融资服务定价、利益分配等问题,从而使供应链融资模式的体系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呈现;最后,本文对供应链融资所产生的风险进行描述,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企业信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突出了供应链融资从整个供应链及实际贸易背景考察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核心理念。
本文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联盟下的供应链融资能实现企业的信用转移,有效增加了融资企业的信用评级,缓解了融资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较好地解决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促进供应链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协调,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本文的研究将为管理供应链中资金流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思路,为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