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电体声波传感技术因具有灵敏度高、响应谱广、易于实现数字化、结构简单和成本低廉等独特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监测、生命科学及分子生物学等众多领域。电化学方法,尤其是溶出伏安法,由于具有使用费用低、易于操作、选择性良好、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金属离子的痕量分析。本文利用压电体声波传感技术对溶液中粘度、密度的响应以及溶出伏安法对金属离子灵敏的检测性,对几个新体系中微生物和生物生化过程的动力学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根据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体系的粘度和密度的改变,首次采用压电阻抗分析技术考察了在突变剂NNK存在的条件下茶多酚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营养缺陷型菌株TA100突变生长的动力学过程。通过考察茶多酚用量与生长动力学参数(A、μm和λ)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个反映茶多酚对由NNK引起的TA100突变生长抑制作用的阻抗响应模型。2.根据巯基乙磺酸钠(MES)修饰金电极结合阳极溶出伏安法可监测大分子污染物存在下的重金属离子的特性,首次采用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了非活性铜绿假单胞菌菌体同时吸附Cd2+和Cu2+过程中自由金属离子的含量。基于电化学检测结果,研究了吸附的动力学过程和吸附平衡。通过非线性拟合,对Cd2+和Cu2+在单独存在和共同存在两种情况下与铜绿假单胞菌结合的动力学参数和最大吸附量进行了讨论。3.首次使用压电阻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联用技术对茶多酚抗菌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基于这种联用技术所得结果,建立了抗菌过程中微生物生长的阻抗响应模型和茶多酚自身代谢的动力学模型。通过非线性拟合,获得了相应的动力学参数。此外,还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体系中微生物生长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讨论。4.基于人血清白蛋白的变性及复性过程会引起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表面的密度/粘度变化的特性,首次利用HSA / Au纳米粒子和1,6-己二硫醇修饰的PQC传感器对尿素诱导人血清白蛋白变性及其通过EDTA复性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拟合实验数据,得到了相应的压电响应模型和动力学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