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的生活境遇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从社会学和义务教育公平的角度,运用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以辽宁省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体育行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的考察和调查,了解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调查结果如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地区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的情况下,农村出现了大批无父母监管的孩子,我们形象地称这一特殊群体为“留守儿童”。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原因有很多,总结主要原因是:城市物价高,父母负担不起,昂贵的学费和孩子在外的其他花费,这是父母把孩子留在家乡的重要原因;其次,父母工作繁忙,没有精力照顾孩子;再次,父母工作流动性强,孩子在外无法安稳上学;最后,孩子在外生活不习惯,主要表现为语言障碍和农民工注入地居民及流入地同学的歧视。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突出表现在健康、教育等问题。通过调查得出留守儿童的健康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包括留守儿童的寄养方式,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生理发展问题,社会适应能力等问题;得出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豹基本情况,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太高,项目多为民族传统项目或游戏,不愿参加集体性活动,多参加三人以下的活动或独自玩耍,部分留守儿童在体育活动中出现有捣乱、破坏和暴力行为;得出影响留守儿童体育状况的因素包括监护人重养不重教,怕有危险担不起责任,受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影响较大。应该对体育教师和监护人进行培训,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教学,学校应配备有专门负责留守儿童教师,指导其学习、生活、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体育档案,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检查,保证课外体育锻炼质量。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和只能,在人力与智力等方面提供帮助。以体育干预措施为手段,使辽宁省留守儿童获得健康的生活。关于留守儿童是近年来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很多专家和学者都通过心理学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大多基于对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留守儿童教育进行探析,总结现阶段空巢家庭中留守儿童犯罪情况的调查等研究较多,为现阶段研究留守儿童的成长以及发展奠定了基础。本论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社会学为依据、以体育视角来分析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以体育干预措施为途径,从而促进农村地区留守子女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