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当前,我国钢铁产能过剩,供给矛盾突出。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钢铁产业供给侧改革,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整合分散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调整钢铁产业结构。伴随着钢铁产业结构的调整,钢铁物流业也需要进行整合。当前,钢铁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分布不均衡、分散封闭、服务模式单一等问题。尤其是钢铁生产企业、钢铁贸易企业建设了大量的钢铁物流园区,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造成了钢铁物流资源的闲置。因此,需要对钢铁行业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钢铁物流服务水平。本文在“钢铁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针对当前钢铁物流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物流供需关系的视角,分析了钢铁物流资源整合内涵,提出了钢铁物流资源整合的模式,分析了钢铁物流资源整合的运作机制,构建了钢铁物流资源整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钢铁物流资源整合的实施策略。本文的研究对于整合钢铁物流资源,提升钢铁物流服务水平,不仅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同时还可用于指导钢铁物流实践。本文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创立了物流资源整合研究的新视角——从物流供需双方关系的角度研究物流资源整合。在该视角之下,分析了钢铁物流资源整合的内涵。即钢铁物流服务供给组织和物流需求组织作为一个网络整体,从钢铁物流用户的需求出发,以分散在整个钢铁物流供需网络中、隶属于不同组织的物流资源为对象,以钢铁物流服务组织和钢铁物流用户组织的联动和共赢为目标,以构建钢铁物流服务供应链为手段,动态重组和优化配置钢铁物流资源。(2)从物流供需关系的视角,提出了钢铁物流资源整合的模式。在钢铁物流体系中,部分节点具有显著的物流服务供需双重属性,在钢铁物流供需网络上整合钢铁物流资源,拓展了钢铁物流资源整合的边界。根据对钢铁物流资源的界定,从钢铁物流基础设施网络、钢铁物流组织网络、钢铁物流信息网络三个方面,进行钢铁物流资源整合。(3)分析了钢铁物流资源整合的运作机制。该部分主要分析了在钢铁物流资源整合的过程中,物流服务供需双方(即钢铁物流服务供应链上各个主体)如何运作,从任务与资源协调、利益分配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任务与资源协调机制部分,构建了任务与资源协调机制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在利益分配机制部分,运用了合作博弈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钢铁物流资源整合中利益分配问题,构建了利益分配机制的数学模型。(4)构建了钢铁物流资源整合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从钢铁物流基础设施资源整合水平、钢铁物流组织资源整合水平、钢铁物流信息资源整合水平、钢铁物流服务水平、钢铁物流收益水平等五个方面,构建了钢铁物流资源整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评价体系的可行性。(5)提出了钢铁物流资源整合的实施策略。该部分从构建“互联网+钢铁物流”的资源整合平台、加强钢铁物流园区的协同运作、建立高效完善的钢铁物流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钢铁物流资源整合的实施策略。